直肠脱垂是肛肠科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与腹内压持续增高、腹泻、盆腔解剖问题有关。患者会出现便秘、失血、肛门失禁、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等症状,需充分治疗。患者也要做好及时检查,通过早期检查确诊以更好治疗。直肠脱垂的检查如下:
一、肛门指诊:这是主要检查,可检查肛管及直肠下段有无肿块、异物,以及及时判断肛门收缩率等情况。患直肠脱垂会直接引起肛门肿块脱出等症状,进行肛门指诊能起到简单诊断作用,一般患者用手可直接触及脱出的肿块和黏膜。此检查作为体格检查,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1.可明确肛管直肠下段的具体情况。
2.能直接发现肿块脱出等异常表现。
二、肛门镜检查:属于影像学检查,利用肛门镜可直接观察直肠末端是否出现直肠脱垂、黏膜松弛以及是否有出血、糜烂等情况。其诊断价值较高,利于早发现直肠脱垂。
1.清晰观察直肠末端的状况。
2.准确判断相关病变情况。
三、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该检测根据直肠脱垂病因进行。一般因腹压过高诱发,会使直肠周围肌肉压力变化。患者选择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可评估肛门括约肌功能,观察肛管静息压情况以判断病情。正常肛管静息压为30~70mmHg,收缩压为100~180mmHg,患直肠脱垂后这两个指标会比正常人低。
直肠脱垂需及时诊断,通过上述三个检查进行早期诊断有很大确诊价值。其会破坏消化系统,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要积极做好相应治疗措施防止恶化,需多呵护直肠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