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是什么原因

直肠脱垂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解剖因素:

骶骨弯曲度未发育好: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发育好,直肠呈垂直状,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容易脱垂。

盆底组织软弱:老年人肌肉、筋膜、韧带等结构退行性改变,使盆腔的支持力量减弱,容易导致直肠脱垂。

黏膜松弛:直肠黏膜和肛管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环形皱襞,称为直肠柱或肛柱。直肠柱与相邻的直肠柱下端,彼此借半月形的皱襞相连接,这些皱襞称为直肠横襞。当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脱垂时,直肠横襞往往消失,直肠失去收缩能力,常有黏液溢出,导致直肠脱垂。

2.腹内压力增加:

慢性咳嗽:长期慢性咳嗽使腹腔内压力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慢性腹泻:慢性腹泻导致长期的肠蠕动增强,可使直肠脱垂。

习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时,排便时过于用力,可使直肠黏膜下层的组织疏松,容易脱出。

长期排尿困难:如前列腺肥大、包茎等,排尿困难使腹压增加,可导致直肠脱垂。

3.其他因素:

内痔:内痔经常脱出,可逐渐加重直肠脱垂。

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营养不良,导致腹肌和盆底肌肉张力不足,容易引起直肠脱垂。

内痔注射疗法:内痔注射疗法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脱落,导致直肠脱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你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