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
(一)膝关节软骨损伤
1.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因生理结构等因素更易出现软骨退变相关问题,年轻人群也可能因运动损伤等导致,比如长期高强度运动、运动中意外扭伤等情况。
2.病理机制:膝关节软骨是关节缓冲和润滑的重要结构,当软骨损伤时,爬楼梯时膝关节需要承受更大压力,损伤部位受到刺激就会引发疼痛,而走路时相对压力分布可能相对更均匀,所以走路不痛。
(二)髌股关节问题
1.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后突然增加爬楼梯等活动量,或者有不良的走路姿势、跑步姿势等,都可能导致髌股关节受力异常。例如,O型腿、X型腿等下肢力线异常人群,髌股关节受力不均,爬楼梯时髌股关节压力增大,引起疼痛。
2.病理表现:髌股关节软骨磨损、髌骨轨迹异常等情况,在爬楼梯时膝关节屈曲角度变化,会使髌股关节之间的摩擦和压力改变,从而出现疼痛,而走路时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较小时可能疼痛不明显。
(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1.病史相关:既往有膝关节扭伤等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半月板损伤,比如运动中突然扭转膝关节等情况。
2.损伤表现: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纤维软骨结构,起到稳定和缓冲作用。当半月板损伤时,爬楼梯时膝关节的屈伸和旋转动作可能会刺激损伤的半月板,导致疼痛,而走路时动作相对较平稳,疼痛可能不显著。
二、检查与诊断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膝关节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膝关节外观有无肿胀、畸形等,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检查、研磨试验、麦氏征等特殊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可能的问题部位。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以初步观察膝关节骨质情况,有无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等情况,帮助排查骨性关节炎等问题,对髌股关节结构等也有一定的显示作用。
2.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膝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结构的情况,对于明确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髌股关节病变等具有重要价值,是诊断上述问题常用且有效的检查方法。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休息与制动
1.对于不同人群:如果是中老年人,应减少爬楼梯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活动;年轻人群若因运动损伤导致,在急性期要注意休息,避免继续加重损伤。儿童若出现类似情况,需减少跑跳、上下楼梯等活动,防止损伤进一步发展。
2.具体做法:在疼痛发作期,尽量让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可使用膝关节支具等进行短期制动,限制膝关节过度活动。
(二)物理治疗
1.热敷:对于多数人群,在疼痛缓解期可以进行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膝关节,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能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糖尿病患者等感觉神经异常人群需特别注意温度控制。
2.康复锻炼:
-对于成年人:可以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即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还可以进行靠墙静蹲锻炼,背靠墙,屈膝呈90度左右,保持一定时间,逐渐增加锻炼时间,但要注意动作规范,避免膝关节过度内扣或外展。
-对于儿童: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膝关节周围肌肉拉伸和力量锻炼,避免进行过于剧烈或不恰当的运动,以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要注意运动安全,防止再次受伤。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右边膝盖爬楼梯痛,可能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运动损伤或生长痛等有关。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外伤史,减少跑跳、上下楼梯等活动,若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避免因诊断不及时影响儿童膝关节正常发育。
(二)老年人
老年人膝关节退变相对常见,爬楼梯时疼痛更要引起重视。要注意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负担;选择合适的鞋子,提供良好的膝关节支撑;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适度,避免过度锻炼加重膝关节损伤。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和恢复能力有所不同,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和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