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的类型较多,从宿主范围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等;从引起疾病的系统或器官来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呼吸道病毒感染:例如流感病毒可引起流行性感冒,患者会出现高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引起大流行;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经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症状相对较轻,以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
消化道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多发生在秋冬季节,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婴幼儿感染后常出现严重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污染水源和食物传播,引起甲型肝炎,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表现,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相对较高。
肝炎病毒感染: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重要病原体,可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不同年龄段均可感染,感染后部分可发展为慢性携带状态;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感染后也易转为慢性,进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
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例如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单纯疱疹性脑炎,多见于儿童和成人,起病急,有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表现;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引起脊髓灰质炎,主要影响儿童,可导致肢体弛缓性麻痹,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目前通过疫苗接种已大大降低了其发病率。
疱疹病毒感染:除单纯疱疹病毒外,还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成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再次激活可引起带状疱疹,水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带状疱疹则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伴有明显神经痛。
虫媒病毒感染:如乙脑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儿童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不同年龄段均可感染,但儿童发病相对较多,尤其是未接种乙脑疫苗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