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时一般不建议喝牛奶
腹泻发生时,肠道消化功能减弱,尤其是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来说,牛奶中含有的乳糖难以被正常消化吸收。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乳糖酶会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以便吸收,但在腹泻时,肠道内乳糖酶活性可能降低,喝牛奶后乳糖不能被充分消化,在肠道内被细菌发酵,会导致肠道渗透压增高,从而加重腹泻症状。研究表明,约有70%的成年人存在乳糖酶缺乏的情况,表现为喝牛奶后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婴幼儿: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腹泻时肠道对乳糖的消化能力更弱,喝牛奶可能会使腹泻加重,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此时可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的婴儿配方奶来保证营养供给。
老年人:老年人消化功能本身逐渐衰退,腹泻时喝牛奶更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相关的腹泻加重情况。而且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还要考虑牛奶中的糖分等对血糖的影响。
腹泻缓解后的牛奶饮用情况
当腹泻症状缓解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尝试少量饮用牛奶。如果饮用后没有再次出现腹泻等不适,可逐渐增加饮用量。对于乳糖不耐受程度较轻的人,还可以选择酸奶,酸奶中的乳酸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其中的乳糖也部分被分解,相对更易被消化吸收。但如果再次出现腹泻等不适,还是要避免大量饮用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