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常继发于葡萄胎妊娠、流产,也有少数继发于足月妊娠或异位妊娠。绒癌的恶性程度高,转移发生早且广泛,主要通过血行播散,常见转移部位有肺、阴道或盆腔、肝和脑等。局部出血是各转移部位症状的共同特点,且存在原发灶消失而转移灶发展,仅呈现转移灶症状的情况,易导致误诊。

一、肺:

1.多数绒癌患者会出现肺转移,典型表现为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可呈急性发作或慢性持续状态。

2.少数会形成肺动脉滋养细胞瘤栓,引发急性肺梗死,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使患者出现急性肺功能衰竭和右心衰竭。通常需借助X线胸片或肺CT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阴道或盆腔:

转移灶常位于阴道前壁及穹隆处,呈紫蓝色结节,癌细胞破溃时会引发不规则阴道流血甚至大出血。

三、肝:

通常病灶较小,部分患者无症状,出现症状时表现为右上腹或肝区疼痛、黄疸,若病灶穿破肝包膜,可导致腹腔内出血。

四、脑:

预后差,是绒癌主要的致死原因。其形成一般分3个时期,首先是瘤栓期,患者会有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如猝然跌倒、暂时性失语、失明等;接着进入脑瘤期,瘤组织增生侵入脑组织形成脑瘤,会有头痛、喷射样呕吐、偏瘫、抽搐直至昏迷;最后是脑疝期,脑瘤增大及周围组织出血、水肿使颅内压进一步升高,脑疝形成,若压迫生命中枢则会致患者死亡。

此外,绒癌也可向脾、肾、膀胱、消化道、骨等部位转移,发生几率较小,患者可能出现恶心、食欲不振、血尿、骨痛等症状。

总结:绒毛膜癌转移部位多样且症状各有特点,对肺、阴道或盆腔、肝、脑等部位的影响较为突出,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转移症状,需仔细诊断和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