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大鱼际按压疼痛是怎么回事

大拇指大鱼际按压疼痛的常见原因

肌肉劳损

-原因:长期用手劳作,如频繁使用手机、鼠标,或进行手工劳作等,会使大鱼际部位的肌肉反复收缩,导致肌肉劳损。例如,长时间从事键盘录入工作的人群,手部频繁运动,大鱼际肌肉容易出现劳损。从解剖角度看,大鱼际主要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组成,过度使用会引起肌肉内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常见于长期从事手部重复性劳动的人群,没有明显性别差异。

腱鞘炎

-原因:拇指的屈肌腱在通过掌指关节处的腱鞘时,由于频繁活动,腱鞘反复摩擦发生炎症反应。屈肌腱腱鞘炎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就常表现为大鱼际附近(桡骨茎突处)按压疼痛。其发病机制是腱鞘增厚、狭窄,导致肌腱通过困难,摩擦增加引发炎症。

-人群:多见于手工劳动者、乐器演奏者、家务劳动者等,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患,可能与女性手部解剖结构及日常手部活动特点有关。

外伤

-原因:手部受到直接撞击,如碰撞到硬物,或者扭伤等,会导致大鱼际部位的软组织损伤甚至骨折。例如,运动时手部意外碰撞、摔倒时手部撑地等情况都可能引起外伤。如果是骨折,除了按压疼痛外,还可能伴有局部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

-人群:所有人群都可能发生,有明确外伤史的人群更易出现。

关节炎

-原因: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手部关节,包括大鱼际附近的关节,引起关节炎症,出现按压疼痛。其发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机制异常,导致关节滑膜炎症,逐渐侵蚀关节软骨和骨质。骨关节炎也可能波及手部关节,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因素可引发大鱼际按压疼痛。

-人群: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30-50岁人群;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女性稍多于男性。

感染

-原因:大鱼际部位皮肤破损后,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引起感染,如化脓性感染,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例如,手部有小伤口未及时处理,细菌感染后导致大鱼际感染性炎症,引起按压疼痛。

-人群:任何人群都可能发生,皮肤有破损且未妥善处理的人群更易感染。

相关检查与诊断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大鱼际按压疼痛的具体部位、范围,有无肿胀、畸形、压痛的具体位置等,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例如,腱鞘炎时可能在桡骨茎突处有明显压痛,且屈肌腱活动时有弹响感。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用于排查是否有骨折等情况,能看到骨骼的形态、结构是否正常。对于怀疑有骨折的患者,X线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

-超声检查:对腱鞘炎等软组织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观察腱鞘是否增厚、肌腱是否有肿胀等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复杂的软组织病变、早期关节炎等情况,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情况,如能看到关节内软骨、滑膜等组织的病变情况。

处理与预防建议

非药物干预

-休息:让手部充分休息,避免继续从事引起疼痛的活动。例如,因肌肉劳损引起疼痛时,减少手部重复性动作,给肌肉恢复时间。

-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一般用温毛巾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对于腱鞘炎等情况,还可进行按摩,但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手法不当加重病情。

-佩戴支具:如腱鞘炎患者可佩戴拇指支具,限制拇指的过度活动,减轻腱鞘的摩擦。

预防措施

-合理用手:避免长时间重复性手部劳动,工作中定时休息,活动手部。例如,使用手机、电脑一段时间后,做手部伸展运动。

-注意手部保护:从事手部劳动时佩戴合适的手套,防止手部外伤。进行运动等活动时,注意保护手部,避免碰撞。

-适度锻炼:加强手部肌肉的锻炼,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如进行握拳、伸展手指等简单手部运动,但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锻炼导致劳损。

如果出现大拇指大鱼际按压疼痛,经休息等处理无缓解或疼痛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