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低血糖可能是正常生理反应,也可能由肝肾功能损害、胰岛素瘤等疾病引起。要明确病因需尽快去医院做血糖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饥饿试验、超声检查等,可通过口服药物或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一、正常生理反应:情绪焦虑的女性进食大量糖类、高碳水化合物后,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餐后两小时出现心慌、冒冷汗等症状。对此无需特殊治疗,调整饮食习惯即可,饮食上要增加高膳食纤维食物,避免胰岛素过度分泌。
二、肝肾功能损害:
1.除反应性低血糖外,还可能有尿蛋白、肉眼血尿、少尿、尿频、尿急、尿痛、食欲下降、恶心、厌油、呕吐等症状。
2.治疗药物包括百令胶囊、双环醇片、护肝片等。平时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三、胰岛素瘤:
1.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是少见的胰岛β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症状有心慌、出汗、发抖、头晕、精神错乱、反应性低血糖、癫痫发作、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
2.手术方式有胰岛素瘤摘除术(EN)、胰腺节段切除术(SP)、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胰体尾切除术(DP)、全胰切除术(TP)等,若手术效果不佳,可遵医嘱使用吉非替尼、沙利度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治疗。平时要注意多喝水,调节自身新陈代谢。
此外,还可能是胰腺癌导致,患者需及时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总结:反应性低血糖有正常生理和疾病两种情况,要明确具体原因需进行相关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应根据病因来选择。若还有其他异常,需进一步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