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长了疙瘩,一摸就疼

一、可能的原因

(一)毛囊炎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皮肤娇嫩,易因搔抓等导致毛囊感染;成人若皮肤卫生状况差等也易患。

生活方式:长期出汗多、不注意头部清洁,或经常搔抓头皮破坏皮肤屏障,都可能引发毛囊炎。比如运动员训练后若未及时清洁头部,就较易出现。

病史:有皮肤破损史、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更易发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易侵袭毛囊。

表现:头上单个或多个红色疙瘩,疙瘩中心有毛发穿过,一摸就疼,严重时可出现脓疱。

(二)疖肿

年龄因素: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儿童皮肤防御功能相对弱,成人若免疫力低下也易患病。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饮食辛辣油腻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诱发。比如经常吃烧烤、火锅等辛辣油腻食物且作息不规律的人。

病史:有皮肤感染病史、免疫力低下疾病史(如艾滋病等)者更易出现。

表现:起初是红肿疼痛的小结节,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中央变软,顶部出现黄白色脓栓,疼痛加剧。

(三)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青少年皮脂腺分泌旺盛,相对更易出现。

生活方式:头部皮脂腺分泌多,若清洁不及时,皮脂腺分泌物堆积易形成囊肿,若此时继发细菌感染就会出现疼痛等症状。

病史:有皮脂腺囊肿病史者再次出现感染时会有此表现。

表现:头上有囊肿样疙瘩,继发感染后局部红肿热痛,囊肿周围皮肤发红,疼痛明显。

二、应对建议

(一)一般处理

清洁头部:保持头部清洁卫生,用温和的洗发水定期清洗头部,避免搔抓疙瘩,防止感染加重。儿童需由家长协助轻柔清洗,避免弄破疙瘩。

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成人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睡眠,儿童需保证足够睡眠时间。饮食上清淡为主,成人和儿童都要减少辛辣、油腻、甜食等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二)及时就医

若疙瘩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疼痛加剧、红肿范围扩大、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比如通过视诊、触诊等初步判断,必要时可能会做血常规等检查辅助诊断。

对于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头部疙瘩情况,若孩子出现哭闹不安、发热等异常表现,更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