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脱臼和扭伤的区别有哪些

脚踝脱臼和扭伤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义:

脚踝脱臼: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

脚踝扭伤: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踝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

2.症状:

脚踝脱臼: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疼痛、肿胀、畸形,关节功能丧失,有时可能会听到或感觉到脱臼的响声。

脚踝扭伤: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等,严重的扭伤可能会导致韧带断裂。

3.原因:

脚踝脱臼: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如高处坠落、车祸等。

脚踝扭伤: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如行走时踩在不平坦的路面上,或下楼梯时不慎扭伤。

4.治疗:

脚踝脱臼:需要进行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复位后需要用石膏或支具固定一段时间,以促进恢复。

脚踝扭伤:应立即停止活动,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24小时后改为热敷,并可外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红花油等。如果疼痛严重,可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如果怀疑有韧带断裂,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明确诊断。严重的韧带损伤需要手术治疗。

5.恢复时间:

脚踝脱臼:复位后需要固定3-6周,拆除固定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时间较长,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脚踝扭伤:恢复时间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一般需要2-3周,但如果有韧带损伤,恢复时间可能会更长。

6.预防:

脚踝脱臼:平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处坠落等。

脚踝扭伤:平时要注意保护踝关节,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