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率失常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

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脏跳动频率或节律异常,通常由心脏病变引起,也可能因情绪变化、药物毒性作用等非心脏病变因素导致。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即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分为四类,可依据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一、

1.Ⅰ类:此类为钠通道阻滞剂,根据对钠通道阻滞程度又细分a、b、c三类。

(1)Ⅰa类是适度阻滞,如盐酸普鲁卡因胺片、硫酸奎尼丁片。

(2)Ⅰb类是轻度阻滞,如盐酸美西律片、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3)Ⅰc类是明显阻滞钠通道,如盐酸普罗帕酮片。

2.Ⅱ类:是β受体阻滞剂,作用于β受体以减慢心律,如美托洛尔片、阿替洛尔片、普萘洛尔片等。

3.Ⅲ类:是动作电位延长剂,典型代表为盐酸索他洛尔片、胺碘酮片。

4.Ⅳ类:是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片、地尔硫䓬缓释胶囊。

此外,治疗缓慢心律失常还有阿托品,严重的缓慢心律失常可通过植入起搏器来医治。具体用药需到医院检查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患者绝不可擅自用药、停药或换药。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医生可依据复查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有多种分类,需根据具体病情合理选择,同时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