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厥发作时的急救药物
1.咪达唑仑:可通过肌肉注射或直肠给药,能快速控制惊厥发作,其作用机制是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效应,对于小儿惊厥发作时的紧急控制有较好效果,可用于短时控制惊厥状态。
2.地西泮:为常用的抗惊厥药物,静脉注射是其给药途径之一,能迅速发挥抗惊厥作用,通过增强GABA的活性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需注意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对呼吸等产生过度抑制影响。
二、惊厥发作间歇期的预防用药
1.苯巴比妥:可用于惊厥发作间歇期的预防,尤其适用于癫痫持续状态后的预防,其可以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延长惊厥发作的潜伏期,对小儿癫痫等引起的惊厥间歇期预防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嗜睡等不良反应。对于小儿来说,需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合适剂量,且要关注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影响,特别是低龄儿童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2.左乙拉西坦:可用于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等类型癫痫相关惊厥的预防,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皮质的癫痫病灶,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相对不良反应较少,在小儿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其对不同年龄小儿的适用性较好,但也需根据个体情况合理使用。
三、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1.新生儿:新生儿发生惊厥时,药物选择需格外谨慎,因为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差。例如地西泮用于新生儿惊厥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注射速度,避免导致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咪达唑仑等药物在新生儿中的使用也需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处理。
2.婴幼儿:婴幼儿的身体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在使用抗惊厥药物时,要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像苯巴比妥等药物,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要注意与其他疾病的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3.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对于本身有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小儿,在使用抗惊厥药物时,要更加谨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有肝肾功能不全的小儿使用某些抗惊厥药物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