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部位咽口水的时候老感觉有异物堵住一样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解释

(一)咽喉部本身的病变

1.慢性咽炎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生。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的人群更容易患病。其发病机制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炎症刺激会导致咽部感觉异常,出现咽口水时有异物堵着的感觉。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吸烟者中慢性咽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炎症状态下咽部的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加,使得患者总是感觉有异物。

2.扁桃体结石

-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多见于青少年及成年人。扁桃体结石是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的钙、镁等无机盐沉积形成的硬块,结石刺激扁桃体隐窝及周围组织,引起咽部异物感。一般是因为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导致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等物质积聚形成结石。

3.会厌囊肿

-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较小的会厌囊肿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较大的囊肿会导致咽部异物感。会厌是喉部的一个结构,囊肿形成后占据局部空间,影响咽部的正常感觉,当咽口水时就会感觉有异物堵住。

(二)邻近器官的病变

1.茎突过长综合征

-成年人相对多见。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的血管、神经,可引起咽部异物感等症状。茎突的异常可能是先天性发育因素或者后天外伤等原因导致,过长的茎突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引发咽部不适。

2.胃食管反流病

-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尤其是有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喜欢吃辛辣油腻食物)、肥胖的人群。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导致咽部异物感。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存在咽口水时有异物感的症状,反流的胃酸会损伤咽喉部的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和感觉异常。

二、相关检查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方法

1.喉镜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咽喉部的情况,包括咽部黏膜是否充血、有无新生物、扁桃体有无结石等。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喉镜,尽量减少患儿的不适。检查前要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安抚患儿情绪。成人检查时要配合医生,放松咽喉部。

2.胃镜检查

-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导致咽部异物感的患者,胃镜检查可以明确食管及胃内的情况,查看有无反流性食管炎等病变。检查前需要空腹,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准备,如服用去泡剂等。

3.颈部X线或CT检查

-对于怀疑茎突过长等邻近器官病变的患者,颈部X线或CT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茎突的长度、形态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儿童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二)注意事项

1.在进行喉镜检查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尤其是药物过敏史等。检查后短时间内可能会有咽部不适,要避免立即进食过热、过烫的食物。

2.胃镜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有咽部不适、腹痛等情况,一般会逐渐缓解。检查后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食,先从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3.颈部X线或CT检查后,要根据检查结果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茎突过长综合征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

三、应对建议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

-对于慢性咽炎患者,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加重咽部黏膜的炎症反应。建议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西兰花、菠菜等)、水果(苹果、橙子等)。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要避免睡前吃东西,避免食用过甜、过酸的食物,如巧克力、山楂等,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反流。

2.用嗓习惯

-长期用嗓过度的人群要注意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等。例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要掌握正确的用嗓方法,工作间隙适当休息,让咽喉得到放松。

3.体重管理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减轻体重。因为肥胖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减轻体重有助于缓解反流症状,从而改善咽部异物感。

(二)就医建议

1.如果咽口水时异物感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要及时就医。例如出现吞咽困难可能提示咽喉部有比较严重的病变,如肿瘤等,需要尽快明确诊断。

2.对于儿童出现这种症状,家长要更加重视,因为儿童表达可能不准确,要及时带孩子到儿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避免延误病情。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一些咽喉部的病变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