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变异性降低意味着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的调节能力减弱,以及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失去平衡。
心率变异性即心率波动性,指的是心脏跳动快慢的变化状况。其正常范围是141±39毫秒,若低于此值则为心率变异性降低。从心率变异性指标可看出自主神经系统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是相互制衡的。当心率变异性降低时,室颤发生的阈值会下降,出现室颤的风险显著提高。
一、临床上常把心率变异性数值用于多种疾病的评估中,比如:
1.高血压;
2.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心率变异性下降,表明其出现心脏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大;
3.冠心病;
4.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提示心力衰竭预后不佳;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表明患者伴有自主神经系统损害;
6.甲状腺功能异常;
7.更年期综合症;
8.肾功能不全。
总之,心率变异性降低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在临床上对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