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手术治疗后黄疸多久消退

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即梗阻性黄疸,其可能在1-2周后逐渐消退,也可能反复发作,具体情况与原发疾病及治疗措施相关。

一、1-2周后逐渐消退

1.胆道结石引起梗阻性黄疸:在明确诊断后及时进行胆管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治疗,从而解除胆道梗阻状况。之后胆汁循环功能得以恢复,血清胆红素浓度会逐渐降低,黄疸症状就会在1-2周后逐渐消退。

2.胆道肿瘤早期引起梗阻性黄疸:如果是胆囊癌或胆管癌等胆道肿瘤导致梗阻性黄疸,且处于原发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根治术或者扩大根治术等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病灶,解除胆道梗阻后,黄疸症状同样会在1-2周后逐渐消退。

二、反复发作

当胆囊癌或者胆管癌等恶性肿瘤发展至中晚期后引发胆道梗阻,进而导致梗阻性黄疸。此时通常难以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只能视情况进行姑息性手术,或者采取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这样虽能改善黄疸症状,但难以完全消退,且容易反复发作。

一旦出现梗阻性黄疸,必须查清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才能对预后进行评估。平时要注意尽量少吃动物内脏和油炸油煎食物,不要饮酒、吸烟,也不要食用腐烂变质食物。

总结:文章主要论述了胆道梗阻性黄疸的消退情况与原发疾病及治疗措施的关系,包括在某些情况下1-2周后逐渐消退,以及在肿瘤中晚期导致的反复发作情况,同时强调了明确病因和注意饮食等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