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阴虚是指肝阴不足、虚热内生,主要表现为眩晕、目涩、胁痛以及虚热等症状,如头晕眼花、两目干涩且视物不清、胁肋隐隐灼痛、口燥咽干、五心烦热、两颧潮红、潮热盗汗等。可遵医嘱服用以下药物。
一、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了枸杞子和菊花,可滋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症状,如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
1.主要成分:枸杞子、菊花等。
2.功效:滋肾养肝明目。
二、一贯煎:由麦冬、生地、枸杞子、川楝子等药物组成,具有滋阴疏肝作用。能治疗肝肾阴虚、肝气郁滞导致的胸胁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以及疝气瘕聚等症。
1.主要成分:麦冬、生地等。
2.功效:滋阴疏肝。
三、大补阴丸:由熟地、龟板、黄柏等组成,具有滋阴降火作用。适用于阴虚出现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心烦易怒、足膝疼痛或痿软等证,因肝主筋、肾主骨,阴虚有火可能出现这些症状,此时可服用大补阴丸。
1.主要成分:熟地、龟板等。
2.功效:滋阴降火。
四、左归丸:一般用于治疗真阴不足引起的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燥等情况,与右归丸相似。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辅以其他药物一起服用改善。
1.主要成分:多种中药。
2.功效:改善真阴不足症状。
五、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功效,对头晕耳鸣、盗汗遗精、腰酸腰痛等症状有一定作用,补肾功效较好。
肝阴虚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伤阴,或热病后期灼伤阴液,或多服久服辛燥药物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累及肝阴所致,患者需积极就医,不可盲目听信偏方。
总结概况提示:本文阐述了肝阴虚的症状表现及可服用的药物,包括杞菊地黄丸、一贯煎、大补阴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的成分、功效等,还说明了肝阴虚的形成原因,强调患者应积极就医,不可轻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