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睑板腺囊肿
1.成因:主要是由于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肉芽肿。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年人,可能与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导致睑板腺出口阻塞等因素有关。
2.表现:一般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肿块,大小不一,通常无疼痛。与皮肤无粘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推动。小的囊肿可能自行吸收,较大的囊肿可能长期存在或逐渐增大。
二、麦粒肿
1.成因:是一种常见的眼睑腺体及睫毛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过度用眼、不注意眼部卫生(如用脏手揉眼等)、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易患。
2.表现: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外麦粒肿初起时眼睑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硬结,压痛明显;内麦粒肿则是睑板腺内的炎症,红肿范围相对较局限,疼痛较明显,有时可在睑结膜面看到黄色脓点。
三、翼状胬肉
1.成因:一般认为与长期受到风沙、紫外线等外界刺激有关,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可能是角膜缘干细胞受损,导致结膜组织异常增生、肥厚,向角膜表面生长。
2.表现:多发生于鼻侧眼睑,初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异物感。随着病情进展,胬肉可逐渐增大,侵入角膜,影响视力,严重时可遮蔽瞳孔区。
四、结膜囊肿
1.成因:可能是结膜炎症、外伤、手术等因素引起。炎症刺激可导致结膜下出现潴留性囊肿,外伤或手术可能使结膜组织形成包裹性囊肿。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2.表现:表现为结膜上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囊肿,大小不等,囊壁较薄,内含有透明液体,一般无疼痛,但可能会有异物感。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眼角肉疙瘩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其眼部情况,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眼部不适。如果是麦粒肿,要避免儿童用手揉眼,防止感染扩散。对于翼状胬肉等情况,要注意儿童是否有长期户外强光暴露等情况,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眼角肉疙瘩时,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影响,如糖尿病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在就医检查和后续处理时需综合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同时,老年人眼部组织相对更为脆弱,在诊断和处理过程中要更加谨慎。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户外工作、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人群,眼部受到外界刺激的机会增加,更容易出现眼角肉疙瘩相关问题。这类人群要注意加强眼部防护,如佩戴合适的太阳镜等,减少风沙、紫外线等对眼部的刺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角的异常变化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