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及对应处理
(一)刷牙方式不当
情况说明:如果刷牙时用力过大,或使用硬毛牙刷,容易损伤牙龈导致出血。
处理方法:应选择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少量用力,做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齿,重复以上动作,确保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位,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不同年龄段人群刷牙方式基本相同,但儿童可能需要家长辅助监督纠正。
(二)口腔局部有炎症
情况说明:牙龈炎是引起刷牙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在牙齿表面,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易出血;牙周炎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且病情相对更严重,可能伴有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等。
处理方法:对于牙龈炎,需要进行牙周洁治,即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炎症较重者可配合使用漱口水,如氯己定含漱液,抑制口腔细菌生长。牙周炎除了洗牙,还可能需要进行牙周刮治等更深入的治疗。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牙龈炎或牙周炎,儿童如果口腔卫生不佳也可能发生,孕妇由于体内激素变化,更容易患妊娠期牙龈炎,此时更要注意口腔清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牙周治疗。
(三)全身性疾病
情况说明: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刷牙出血,如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还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出血。
处理方法:如果怀疑是全身性疾病引起,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刷牙出血,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则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加强口腔护理。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有全身性疾病,儿童患血液系统疾病相对少见,但也不能忽视,老年人患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二、日常护理建议
(一)保持口腔清洁
除了正确刷牙,还可以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辅助清洁牙齿邻面,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不同年龄人群使用牙线的难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帮助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
(二)调整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苹果、西兰花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增强牙龈韧性和抵抗力;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对牙龈造成过度刺激。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结构有所不同,儿童应保证营养均衡,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
三、何时应及时就医
如果刷牙出血情况持续超过1-2周仍未改善,或者伴有牙龈肿胀明显、牙齿松动、口臭、全身皮肤瘀斑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前往口腔科或相关科室就诊,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刷牙出血情况,由于孕期的特殊性,更应及时就医,因为某些口腔问题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健康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