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咳嗽的诱因(如感染、接触过敏原等)、频率、程度,以及晕厥发作的时间、表现(如发作前有无先兆、持续时间等),了解既往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病史。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呼吸系统(如肺部听诊有无异常)、心血管系统(如心率、血压、心脏杂音等)及神经系统(如意识状态、神经反射等)。
3.辅助检查:行胸部X线或CT排查肺部病变(如肺炎、肿瘤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排查心脏异常(如心律失常等);脑电图排查神经系统异常(如癫痫等),以排除其他晕厥病因。
二、治疗措施
1.基础诱因处理:积极治疗引起咳嗽的原发疾病,若为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若为哮喘等给予相应控制病情的治疗,从根源减少咳嗽发作。
2.止咳干预:根据咳嗽情况选用合适止咳药物(遵循循证原则),优先选择对患者整体状况影响小的药物,以降低因剧烈咳嗽引发晕厥的风险。
3.发作时处理:晕厥发生时,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意识恢复,避免患者跌倒受伤。
三、预防方法
1.避免剧烈咳嗽:咳嗽时采取正确体位,如坐位时缓慢咳嗽,避免突然用力剧烈咳嗽,减少晕厥诱发风险。
2.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规律治疗控制病情,如哮喘患者规范使用控制药物,减少咳嗽发作频率。
3.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发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优先采用非药物方法缓解咳嗽,如通过湿化气道、拍背等方式,避免滥用止咳药物,因低龄儿童生理特点(如药物代谢不完善等)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且需特别注意预防咳嗽发作时跌倒等意外。
2.老年患者:考虑其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咳嗽时需兼顾基础疾病,选择对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影响小的干预措施,同时预防晕厥发作时因机体反应迟缓导致跌倒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