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精神病症状有哪些

一、感知觉障碍

(一)幻觉

幻觉是精神病常见的感知觉障碍,其中言语性幻听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较为常见,研究显示约7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幻听,内容多为对患者的评论、命令等,如听到有人议论自己的行为、命令自己做某事等;幻视也较为常见,可见到不存在的事物形象,如看到空中有彩色光圈、人形等,可见于器质性精神病及精神分裂症等。

二、思维障碍

(一)思维迟缓

表现为思维联想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及转换困难。患者反应迟钝,语速减慢,思考问题费力,常见于抑郁症患者,其大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可能导致思维迟缓,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变化影响思维的活跃程度等。

(二)思维破裂

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语句之间缺乏联系,旁人难以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大脑的思维整合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思维结构瓦解。

三、情感障碍

(一)情感淡漠

患者对周围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面对与自身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表现得无动于衷。例如,亲人病故时患者缺乏悲伤情绪,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这与大脑情感调节相关区域的功能受损有关。

(二)情感倒错

患者的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匹配,如遇到高兴的事情却表现出悲痛,遇到悲痛的事情却表现出愉快,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其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之间不协调的表现之一。

四、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减退

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懒散,对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的要求降低。例如,原本积极上进者变得整天独处、回避社交,常见于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与大脑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影响动机和行为的激发有关。

(二)紧张性木僵

患者表现为不语、不动、不食,肌肉紧张保持固定姿势,对刺激缺乏反应,可在紧张性兴奋后出现,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大脑锥体外系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