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
(一)咽喉部疾病
1.慢性咽炎
-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成年人因长期用嗓、接触刺激性物质等因素易患。例如教师、歌手等长期用嗓人群。其病理基础是咽喉部黏膜慢性炎症,导致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从而使患者感觉喉咙有异物感,还可能伴有咽干、咽痒等症状。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或经常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的人群,患慢性咽炎的风险增加,进而出现喉咙异物感。
-病史: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的患者,易迁延为慢性咽炎,出现喉咙异物感等症状。
2.扁桃体结石
-年龄:多见于青壮年,儿童相对较少见。扁桃体结石是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的钙盐、细菌、食物残渣等沉积形成结石,刺激扁桃体隐窝及周围组织,引起喉咙异物感,有时还可伴有口臭、咳嗽等症状。
-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群,食物残渣易在扁桃体隐窝内残留,增加扁桃体结石形成的概率,导致喉咙异物感。
-病史:有扁桃体反复炎症史的患者,扁桃体隐窝结构易被破坏,更易形成结石,出现喉咙异物感。
(二)上消化道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
-年龄: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中老年人相对多见。胃食管反流病是因为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到达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喉咙异物感,还可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
-生活方式:肥胖、饮食过饱、经常吃高脂肪食物、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风险,进而出现喉咙异物感。例如长期高脂肪饮食会使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
-病史:有食管裂孔疝等上消化道结构异常病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出现喉咙异物感等症状。
(三)心理因素
1.焦虑症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少年及成年人中较为常见。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躯体化症状,其中喉咙异物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可能因情绪紧张、焦虑等因素,感觉喉咙有异物,但相关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生活环境中的人群,患焦虑症的概率增加,易出现喉咙异物感等躯体化表现。
-病史:有家族焦虑症病史或自身有长期心理压力未得到有效缓解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喉咙异物感。
二、相关检查
(一)体格检查
1.医生会首先进行咽喉部的视诊,观察咽喉部黏膜是否充血、水肿,扁桃体是否有结石、肿大等情况。例如检查慢性咽炎患者时,可见咽喉部黏膜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检查扁桃体结石时,可在扁桃体隐窝处看到白色或黄色的结石样物。
2.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可能会检查腹部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腹部异常导致的反流相关问题。
(二)电子喉镜检查
1.电子喉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咽喉部的详细情况,包括喉部黏膜、声带、会厌等部位,能明确是否存在慢性咽炎、扁桃体结石、喉部新生物等情况。例如能发现较小的喉部息肉、囊肿等病变,这些病变都可能引起喉咙异物感。
(三)胃镜检查
1.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胃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的黏膜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等病变,还能了解胃内的情况,如是否有胃炎、胃溃疡等,有助于明确喉咙异物感是否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
(四)心理评估
1.对于怀疑心理因素导致喉咙异物感的患者,会进行心理评估。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导致的喉咙异物感。
三、应对措施
(一)针对咽喉部疾病的应对
1.慢性咽炎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戒酒,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轻咽喉部炎症。
-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起到消毒、防腐的作用;也可使用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缓解咽喉部异物感等症状。
2.扁桃体结石
-小的扁桃体结石:可通过漱口等方法尝试清除,如使用生理盐水反复漱口,有可能将较小的结石冲出。
-较大的扁桃体结石:需要医生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取出,如用镊子将结石取出,缓解喉咙异物感等症状。取出后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再次形成结石。
(二)针对上消化道疾病的应对
1.胃食管反流病
-生活方式调整:抬高床头,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以减少夜间的胃酸反流。减肥对于肥胖患者非常重要,因为肥胖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等,这些食物易诱发反流。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能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咽喉部的刺激;还可以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反流。
(三)针对心理因素的应对
1.焦虑症相关
-心理调节:患者可通过放松训练,如深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深呼吸训练是每天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地呼气,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专业帮助:如果焦虑症状较严重,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缓解喉咙异物感等躯体化症状。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儿童经常喉咙感觉有异物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情况。因为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相对较大,容易发生炎症或增生,导致喉咙异物感。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呼吸不畅、睡觉打鼾等伴随症状。如果怀疑是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要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电子喉镜等。在治疗上,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口腔卫生等,如果需要药物治疗,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二)老年人
1.老年人经常喉咙感觉有异物时,要特别注意排除肿瘤等严重疾病。因为老年人患咽喉部肿瘤、食管肿瘤等的概率相对较高。要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电子喉镜、胃镜等。在生活方式上,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硬、过烫的食物,以免损伤咽喉及食管黏膜。如果是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喉咙异物感,在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