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炎的鉴别诊断

一、什么是坐骨神经炎

坐骨神经炎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即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

二、引起坐骨神经炎的原因

1.原发性坐骨神经炎

原发性坐骨神经炎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损害坐骨神经引起。

2.继发性坐骨神经炎

(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疾病,可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疼痛。

(2)脊椎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疾病,可导致坐骨神经发育异常,引起坐骨神经炎。

(3)蛛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可侵犯坐骨神经,引起炎症。

(4)臀部注射部位不当、针灸、埋线等可引起局部感染,从而导致坐骨神经炎。

(5)受寒、受潮可为坐骨神经炎的诱发因素。

三、坐骨神经炎的诊断

1.有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

2.疼痛为电击样、烧灼样、针刺样或刀割样,严重时难以忍受。

3.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可使疼痛加重。

4.可有下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5.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相应的感觉、运动、反射异常。

6.腰椎CT、MRI等检查可帮助明确病因。

四、坐骨神经炎的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除了有坐骨神经痛外,还常有腰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腰椎CT、MRI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2.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也会出现坐骨神经痛,但疼痛多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休息后可缓解。腰椎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3.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臀部及下肢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背等部位。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梨状肌紧张试验有助于诊断。

4.髋关节疾病

髋关节疾病如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滑膜炎等也可引起臀部及下肢疼痛,但疼痛多为持续性,活动后加重。髋关节X线、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5.骶髂关节炎

骶髂关节炎可引起臀部及下肢疼痛,疼痛多为双侧对称性,伴有晨僵。骶髂关节X线、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6.下肢血管疾病

下肢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也可导致下肢疼痛,但多伴有下肢发凉、麻木、无力等症状。下肢血管超声、CTA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五、坐骨神经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可适当进行腰部及下肢的功能锻炼。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可缓解疼痛。

(2)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可促进神经修复。

(3)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等,可减轻炎症反应。

3.物理治疗

可采用热敷、按摩、针灸、牵引等方法,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4.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椎间盘切除术、椎管减压术等。

六、预防坐骨神经炎

1.注意腰部及下肢保暖,避免受寒。

2.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久站。

3.加强腰部及下肢的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4.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跷二郎腿。

5.避免腰部受伤,如搬重物时要先蹲下,再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