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痛的常见原因及对应药物选择原则
牙痛的原因较多,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等。不同原因导致的牙痛,用药有所不同,但总体原则是先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可辅助使用一些缓解疼痛的药物。一般来说,非甾体抗炎药常可用于缓解牙痛带来的疼痛不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
二、常见可缓解牙痛的药物类型及举例
(一)非甾体抗炎药
1.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对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牙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研究表明,布洛芬可以有效降低牙痛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它适用于大多数成年牙痛患者,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对于儿童牙痛患者,使用需格外谨慎,一般不推荐低龄儿童首先使用布洛芬来缓解牙痛,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2.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的合成来产生镇痛作用,其抗炎作用较弱。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相对较小,对于不能耐受布洛芬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可能是一个选择。同样,儿童牙痛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但要注意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准确给药。
三、特殊人群牙痛用药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牙痛时,首先应尽量通过非药物干预来缓解,如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等刺激牙齿的食物等。如果需要用药,应选择儿童专用的剂型,如对乙酰氨基酚的儿童混悬液等,且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不当用药可能会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孕妇
孕妇牙痛时用药需特别谨慎。一般来说,应尽量先采用非药物的口腔局部处理等方法来缓解疼痛。如果必须用药,需咨询妇产科医生和口腔科医生,权衡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后再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在孕期经严格评估后在必要时可谨慎使用,但布洛芬在孕期尤其是中晚期一般不建议使用,因为可能会对胎儿的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一定影响。
(三)老年人
老年人牙痛时,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选择缓解牙痛的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与其他正在服用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药物,并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需要强调的是,药物治疗只是缓解牙痛的临时措施,根本上还是需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针对引起牙痛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龋齿需要充填治疗,牙髓炎、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牙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