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解释
(一)运动损伤相关
1.髌股关节紊乱
-年龄与性别因素:青少年和年轻女性相对更易出现,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髌股关节结构尚未完全成熟稳定,而年轻女性骨盆较宽,会影响下肢力线;生活方式上,长期跑步等运动如果姿势不正确,会增加髌股关节压力。例如,有研究发现,跑步时膝关节过度内旋会使髌股关节面受力不均,长期如此易导致髌股关节紊乱,引起膝盖里面疼痛。
-具体机制:正常情况下,髌股关节的关节面是相对匹配的,当跑步时,髌骨在股骨的髌面滑动,如果股四头肌力量不平衡,或者膝关节力线异常,比如Q角(髂前上棘与髌骨中点连线和髌骨中点与胫骨结节连线之间的夹角)增大,就会使髌骨在运动中受到异常的压力和摩擦力,从而引发疼痛。
2.半月板损伤
-病史与运动方式:有既往膝关节扭伤病史的人群在跑步时更易出现半月板损伤,跑步时膝关节的扭转、屈曲等动作可能会加重半月板的损伤。例如,曾经有过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在跑步时膝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半月板承受的应力增加,容易发生损伤,进而导致膝盖里面疼痛。
-损伤机制: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纤维软骨结构,起到缓冲和稳定关节的作用。当跑步时膝关节急剧扭转,如从半屈膝位突然伸直并扭转,半月板被挤压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就容易发生撕裂,引起膝盖内部的疼痛,通常还可能伴有弹响、卡顿等症状。
3.韧带损伤
-生活方式与年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韧带等软组织弹性和强度下降,跑步时更易出现韧带损伤;年轻人如果跑步强度突然增加,也可能导致韧带损伤。比如经常久坐突然开始高强度跑步的人,膝关节周围韧带来不及适应突然增加的应力,容易出现损伤。
-具体韧带及机制:常见的有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主要作用是防止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向后过度移位。当跑步时膝关节受到外翻或内翻暴力,可能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而膝关节过度屈曲时可能引起后交叉韧带损伤,损伤后会出现膝盖里面疼痛,同时膝关节稳定性下降,影响跑步等运动功能。
(二)膝关节退变相关
1.骨关节炎
-年龄与生活方式: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变。长期跑步等过度使用膝关节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软骨的磨损。例如,一位每周跑步次数过多、跑步距离过长的50岁以上人群,膝关节软骨受到的磨损比正常情况严重得多,更容易患上骨关节炎,出现膝盖里面疼痛。
-退变机制:膝关节软骨是缓冲关节应力的重要结构,随着年龄增加和过度使用,软骨细胞代谢失衡,软骨基质合成减少,降解增加,导致软骨磨损、变薄甚至剥脱,软骨下骨暴露,刺激周围神经,引起膝盖里面疼痛,同时可能伴有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二、评估与检查
(一)体格检查
1.髌股关节检查
-医生会检查Q角大小,测量髂前上棘与髌骨中点连线和髌骨中点与胫骨结节连线之间的夹角,正常Q角女性约10°-15°,男性约8°-10°,Q角增大提示髌股关节受力异常。还会进行髌骨研磨试验,患者仰卧位,屈膝90°,检查者双手按压髌骨并旋转,若出现疼痛则提示髌股关节病变。
2.半月板检查
-麦氏征检查,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足部,一手扶膝,将膝极度屈曲,小腿内收内旋,然后伸直膝关节,若出现疼痛和弹响为阳性,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反之,小腿外展外旋伸直膝关节出现疼痛和弹响为外侧半月板损伤。
3.韧带检查
-前交叉韧带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双手握住胫骨近端,向前拉(前抽屉试验)或向后拉(后抽屉试验),若胫骨有过度前移或后移则提示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侧方应力试验可检查内外侧副韧带,如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检查外侧副韧带,内翻应力试验检查内侧副韧带,出现异常松弛或疼痛提示韧带损伤。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以观察膝关节骨质结构,如是否有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等情况,对于骨关节炎等退变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看到关节软骨下骨的改变,但对于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显示不佳。
2.磁共振成像(MRI)
-能够清晰显示膝关节的软组织情况,如半月板是否有撕裂、韧带是否损伤、髌股关节软骨是否退变等。对于早期的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以及软骨病变等都能准确诊断,是评估跑步时膝盖里面疼痛原因的重要检查手段。
三、应对与处理原则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
-立即停止跑步等引起膝盖疼痛的运动,让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对于不同年龄人群,休息时间根据损伤程度而定,一般轻度损伤休息1-2周,中度损伤休息2-4周等。
2.冷敷
-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对于儿童,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可使用毛巾包裹冰袋;对于老年人,也要注意控制冷敷时间和温度,防止局部血液循环过度受影响。
3.加压包扎
-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减轻肿胀,但包扎压力要适中,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二)缓解期与康复处理
1.康复锻炼
-股四头肌锻炼:无论是哪个年龄段,股四头肌锻炼都很重要。比如坐姿直腿抬高锻炼,患者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缓慢抬起下肢,保持5-10秒后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对于儿童,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低强度股四头肌锻炼,避免过度用力;老年人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时要注意动作缓慢、平稳,防止摔倒等意外。
-膝关节灵活性锻炼:包括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度锻炼。可以坐在椅子上,缓慢屈伸膝关节,或者靠墙静蹲,靠墙静蹲时背部靠墙,屈膝90°左右,保持一定时间,逐渐增加时间,但要注意避免疼痛加重。不同年龄人群的锻炼强度和时间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例如年轻人可以适当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老年人则要循序渐进。
2.调整跑步方式与装备
-跑步姿势: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如身体正直,头部平视,手臂自然摆动,脚步落地时尽量让脚跟先着地然后过渡到前脚掌,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不同年龄人群可能需要不同的姿势调整,儿童跑步时家长要注意引导正确姿势;老年人要避免过度前倾等不良姿势。
-装备选择:选择合适的跑步鞋,跑步鞋要有良好的缓冲和支撑功能,根据自身的足型(如扁平足、高弓足等)选择合适的跑鞋类型。例如扁平足人群需要选择有良好足弓支撑的跑鞋,减少跑步时对膝关节的不良影响。
(三)就医与进一步治疗
1.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膝盖里面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膝关节明显肿胀、畸形、活动严重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例如,半月板严重损伤时可能会出现膝关节明显肿胀,活动几乎受限,这种情况需要尽快就医进行进一步处理;对于儿童出现跑步时膝盖里面疼痛且持续超过2-3天不缓解的,也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2.进一步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较明显,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但要注意儿童和老年人用药的特殊禁忌,儿童一般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除非有严格指征且在医生指导下),老年人要注意药物对胃肠道等的影响。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损伤,如半月板撕裂严重、韧带完全断裂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半月板缝合术、韧带重建术等。手术治疗的选择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损伤程度、整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例如年轻患者半月板撕裂严重可能更倾向于手术修复,而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不适合大手术可能会考虑其他保守或相对简单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