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膝盖疼痛怎么回事

跑步膝盖疼痛的常见原因

运动损伤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多见于长期跑步人群,是由于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关节软骨磨损、髌股关节排列异常等原因导致。例如,跑步时膝关节屈伸过程中,髌骨轨迹异常,与股骨反复摩擦,引起疼痛,通常在上下楼梯、久坐后站起时疼痛明显。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肌肉发育不平衡,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对于体重较大的人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也增加了患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风险。

-半月板损伤:跑步过程中突然的扭转、减速等动作可能导致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纤维软骨结构,起到缓冲和稳定关节的作用。当半月板发生撕裂时,会出现膝盖疼痛、肿胀,有时伴有弹响或卡顿现象。运动强度较大、运动姿势不正确的跑步者更容易发生半月板损伤,比如经常进行高强度间歇跑且跑步姿势不正确的人。

-韧带损伤:常见的有前交叉韧带损伤和后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主要防止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向后过度移位。在跑步时,突然的变向、摔倒等可能导致韧带拉伤或撕裂,出现膝盖剧烈疼痛、肿胀,关节稳定性下降。运动水平较高、追求速度和剧烈运动的跑步者发生韧带损伤的几率相对较高。

肌肉问题

-股四头肌疲劳或拉伤:股四头肌是膝关节伸肌,在跑步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跑步距离过长、速度过快,股四头肌过度疲劳,会导致肌肉酸痛;而突然的强烈收缩或过度拉伸可能引起股四头肌拉伤,出现膝盖上方或周围的疼痛、压痛,肌肉紧张。对于跑步初学者,由于肌肉力量不足,更容易出现股四头肌疲劳或拉伤;女性在生理期前后,肌肉力量相对较弱,也需注意预防股四头肌问题。

-腘绳肌问题:腘绳肌是大腿后侧的肌群,跑步时腘绳肌负责膝关节的屈曲和髋关节的伸展。跑步中腘绳肌紧张或拉伤也会引起膝盖后方或外侧的疼痛。长期跑步导致腘绳肌柔韧性下降,或者跑步前热身不充分,都可能引发腘绳肌相关问题。

膝关节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会逐渐磨损,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逐渐出现。对于长期跑步的中老年人,膝关节长期受到磨损,更容易发生退行性变,出现膝盖疼痛、僵硬,尤其是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不明显。年龄较大的跑步者需要更加关注膝关节的保养,控制跑步的强度和频率。

跑步姿势不当

-错误的跑步姿势会增加膝关节的压力。例如,跑步时足跟着地、步幅过大、步频过快等姿势,会使膝关节受到过大的冲击力和剪切力,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膝盖疼痛。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跑步者如果姿势不当,都可能引发膝盖问题,比如青少年跑步时如果姿势不正确,可能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发育;女性由于骨盆结构等因素,若跑步姿势不当,更容易对膝关节造成不良影响。

鞋子不合适

-穿着不合适的跑鞋会影响跑步时的步态和膝关节的受力。如果跑鞋的缓冲性能差、支撑不足等,会使膝关节在跑步过程中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引起膝盖疼痛。不同体重、不同跑步习惯的人对跑鞋的需求不同,比如体重较大的跑步者需要缓冲性能更好的跑鞋;喜欢长跑的人需要更注重支撑和耐久性的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