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
1.运动损伤
-年龄因素:青少年骨骼肌肉处于发育阶段,跑步时膝盖疼痛可能与生长痛、过度使用导致的骨骺损伤有关;中老年人群则多因关节软骨退变、半月板磨损等问题,跑步时膝盖受力不当引发疼痛。
-生活方式:长期缺乏运动后突然增加跑步强度和距离,膝盖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无法适应,容易造成拉伤或劳损,引发疼痛。例如,原本每周跑步时间不超过1小时,突然增加到3小时,就可能导致膝盖内部疼痛。
-性别差异:一般来说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女性可能因骨盆结构等因素,跑步时膝盖受力分布与男性略有不同,在相同运动负荷下可能相对更容易出现膝盖疼痛情况。
-病史影响:既往有膝盖外伤史,如曾经膝盖扭伤未完全恢复,再次跑步时受伤部位可能再次受刺激出现疼痛;有膝关节疾病史,如髌骨软化症患者,跑步时髌骨与股骨关节面摩擦增加,会引发疼痛。
-半月板损伤:跑步过程中膝关节频繁屈伸、扭转,容易导致半月板损伤,表现为膝盖里面疼痛,可能伴有弹响、卡顿等症状。
-韧带损伤:像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在跑步变向、急停等动作时容易发生,会引起膝盖内部疼痛,且关节稳定性下降。
-肌腱炎:比如髌腱炎,长期跑步使髌腱反复受到牵拉,容易引发炎症,导致膝盖前方或内部疼痛。
2.膝关节疾病
-关节炎:
-骨关节炎: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骨质增生,跑步时关节面摩擦增加,引起膝盖里面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情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膝关节,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僵硬,跑步时疼痛会明显加剧,且多为对称性发病。
-滑膜炎:膝关节受到创伤、感染或过度运动等因素影响,滑膜分泌增多,导致膝关节积液,引起膝盖里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二、应对措施
1.休息与制动
-年龄方面:儿童青少年应减少跑步等剧烈运动,让膝盖得到充分休息;中老年人群更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跑步,疼痛时应立即停止跑步,休息是缓解疼痛的首要措施,可减轻膝盖的负担,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
-生活方式调整:停止跑步等引起疼痛的运动,必要时使用膝关节支具或护膝进行制动,限制膝关节活动,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2.物理治疗
-冷敷与热敷:在急性疼痛期(一般指疼痛发生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膝盖,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可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若肿胀减轻,可改用热敷,如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每次热敷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按摩与理疗:可以找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的按摩,放松紧张的肌肉;也可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方法,改善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要注意理疗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3.康复锻炼
-针对不同人群:儿童青少年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膝关节周围肌肉拉伸和强化锻炼,如坐姿膝关节屈伸练习等,在无痛范围内逐渐增加活动度和力量;中老年人群则应进行温和的膝关节康复锻炼,如靠墙静蹲(背靠墙,屈膝呈90度左右,保持30-60秒,逐渐增加时间),但要注意动作规范,避免加重疼痛。
-循序渐进: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如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伸直腿,绷紧大腿肌肉,保持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能更好地稳定膝关节,减轻膝盖的压力,缓解疼痛。
三、何时就医
1.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膝盖疼痛持续不缓解,经过休息、简单处理3天以上仍无改善。
-膝盖伴有明显肿胀、畸形,无法正常屈伸活动。
-除了膝盖疼痛外,还伴有发热、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
-青少年跑步后膝盖疼痛,同时伴有生长痛样表现且持续加重,需排除骨骺损伤等严重问题。
-中老年人膝盖疼痛进行性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如上下楼梯困难等,可能提示骨关节炎等疾病进展,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