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戴口罩能预防吗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戴口罩能预防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戴口罩能有效预防。多项科学研究及全球抗疫实践表明,口罩可显著降低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

1.口罩的物理阻隔作用: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产生飞沫,口罩能有效阻挡含有病毒的飞沫,降低健康人吸入病毒的几率。研究显示,医用外科口罩对直径≥5μm的飞沫过滤效率达90%以上,N95口罩对直径0.3μm的颗粒过滤效率达95%以上。

2.切断传播途径:在人员密集场所、密闭空间等,戴口罩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如在社区传播研究中,社区内居民普遍佩戴口罩后,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明显减缓。

二、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效果及适用场景

1.医用外科口罩:

防护效果:能阻挡70%左右的0.3μm颗粒,对飞沫有较好阻隔作用。

适用场景:一般日常外出、去人员不太密集场所,如超市、公园等可选择医用外科口罩。

2.N95口罩:

防护效果:能阻挡95%以上的0.3μm颗粒,防护效果更好。

适用场景:在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新冠病毒检测采样点等高风险环境,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需佩戴N95口罩。普通人在高风险暴露环境,如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时也应佩戴。

3.普通医用口罩:

防护效果:防护级别相对较低,主要用于一般卫生护理。

适用场景:在人员稀少且通风良好的场所,可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三、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佩戴方法:

医用外科口罩: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调整系带松紧度,确保口罩贴合面部。

N95口罩:一手托住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同样用双手手指按压鼻夹,使其贴合鼻梁。

2.注意事项:

佩戴前:检查口罩有效期及外包装,如口罩过期或包装破损,不可使用;佩戴前应洗手,避免污染口罩内面。

佩戴时:确保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无明显缝隙;不可用手触摸口罩外面,以免手上沾染病毒。

佩戴后:口罩摘下后,不可随意丢弃,应放入专用垃圾桶;摘下口罩后及时洗手。

四、特殊人群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脸型小,应选择适合儿童的专用口罩,确保口罩与面部贴合;家长要教导儿童正确佩戴口罩,注意观察儿童佩戴口罩时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不畅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摘下口罩。儿童活泼好动,口罩易移位,家长需随时留意并纠正。

2.老年人:部分老年人可能患有心肺功能疾病,佩戴口罩可能会加重呼吸负担。在佩戴口罩前,应咨询医生意见,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佩戴过程中若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佩戴并就医。

3.孕妇:孕妇身体较为敏感,选择口罩时要注重舒适度和透气性,避免因口罩佩戴不适影响胎儿;佩戴口罩期间要注意观察自身状况,如有不适及时调整或就医。

五、结合其他措施加强预防效果

1.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距离,降低飞沫传播风险。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3.加强通风: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4.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密闭场所,如必须前往,务必佩戴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