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多高才可以吃降压药啊谢谢

血压的分级及是否需吃降压药的判断

一般来说,正常血压收缩压(高压)应小于120mmHg且舒张压(低压)小于80mmHg;正常高值血压为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正常高值血压:对于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的人群,首先应进行非药物干预,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²;戒烟限酒等。通常先不急于使用降压药,但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高血压1级: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这部分患者也应首先尝试3~6个月的非药物干预,如上述的生活方式调整。如果经过这段时间的非药物干预后血压仍未达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3.高血压2级及以上: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这类患者通常需要在非药物干预的基础上同时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特殊人群的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的血压调节功能较差,在判断是否使用降压药时需要更加谨慎。一般来说,年龄≥65岁的老年人,收缩压≥150mmHg时可考虑开始降压治疗,目标血压可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但要注意避免血压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等问题。老年人在调整生活方式和使用降压药时,应更加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某些降压药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和身体反应。

合并其他疾病的人群: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等疾病,一般来说,这类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相对更严格。例如,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合并慢性肾脏病且尿蛋白>1g/d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往往需要更早地开始降压药物治疗,并且在选择降压药物时会优先考虑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如ACEI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RB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等,但具体的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判断。

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也需要进行评估。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来判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患者,首先也是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等。只有在非药物干预无效或高血压程度较严重时,才会考虑使用降压药物,并且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

总之,是否需要吃降压药不能仅根据血压值一概而论,需要综合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血压水平、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年龄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