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上方长了个疙瘩,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
1.皮脂腺囊肿: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通常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内容物为白色豆渣样分泌物。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其次是躯干部。囊肿呈圆形,位于皮内,并向皮肤表面突出,囊壁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皮脂腺囊肿生长十分缓慢,但患者仍能感到其在逐渐增大。
2.脂肪瘤: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主要在皮下,称为浅表脂肪瘤,也可见于肢体深部和肌腹之间,称为深部脂肪瘤。患者年龄多较大,多见于40~60岁中年人,儿童较少见。深部脂肪瘤多沿肌肉生长,可深达骨膜,但很少侵犯邻近骨骼。脂肪瘤很少恶变,手术易切除。
3.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皮肤不洁、搔抓、摩擦、机体抵抗力降低均可为本病的诱因。初起为毛囊性炎症丘疹,后逐渐增大,呈红色硬性结节,有疼痛及压痛。数日后,中央出现黄白色脓栓,继而软化,破溃,脓液排出,炎症减轻渐愈。
4.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和身体衰弱者易患本病。好发于颈部、背部和腰部。初起为弥漫性浸润的紫红色斑块,迅速向周围扩展,中央部分逐渐坏死、化脓,呈棕褐色。痈不仅可以在一处发生,也可在多处同时发生。患者可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
5.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是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6.其他:胸部上方还可能出现纤维瘤、血管瘤、淋巴瘤、恶性肿瘤转移等情况。
如果发现胸部上方长了个疙瘩,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疙瘩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有无疼痛等情况,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做出明确的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发现胸部上方的疙瘩应特别警惕,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
此外,无论疙瘩的性质如何,都不应该自行挤压、搔抓或使用偏方治疗,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病情。在就医前,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摩擦和刺激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