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汁反流性胃炎
1.成因:
-正常情况下,幽门括约肌可防止胆汁反流入胃,当该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幽门手术等原因破坏了幽门结构时,胆汁就会反流入胃,刺激胃黏膜,导致空腹吐黄水(胆汁)。例如,有过胃幽门手术史的人群,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相对较少发生,但如果存在先天的幽门结构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引发;成年人中,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长期大量饮酒等,会增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几率;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幽门括约肌功能衰退,也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高发人群之一。
2.表现:除了空腹吐黄水外,还可能伴有上腹部疼痛、烧心、呕吐胆汁等症状,疼痛多为灼烧样痛或胀痛等。
二、十二指肠溃疡
1.成因: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会破坏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机制,胃酸过多则会进一步损伤黏膜,导致十二指肠溃疡。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均可能患病,儿童若感染幽门螺杆菌且生活环境较差、饮食卫生不注意等也可能发病;成年人中,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会增加发病风险;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胃黏膜修复能力减弱,也是十二指肠溃疡的易患人群。
2.表现:空腹时可能出现吐黄水的情况,还常伴有空腹疼痛、疼痛具有节律性(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缓解)、反酸、嗳气等症状。
三、胆囊炎
1.成因:多由胆囊结石梗阻胆囊管、细菌感染等引起。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胆囊炎相对少见,多与先天胆道畸形等因素有关;成年人中,肥胖、高脂饮食是常见诱因,肥胖人群胆汁中胆固醇等成分比例失调,易形成结石,引发胆囊炎;老年人胆囊功能减退,胆汁排泄不畅,也容易发生胆囊炎。
2.表现:部分胆囊炎患者空腹时可能出现吐黄水的情况,还可伴有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等症状,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
四、其他可能因素
1.饮食习惯:长期节食减肥的人群,由于空腹时间过长,胆汁分泌后没有食物中和,容易反流至胃内,导致吐黄水;还有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胃肠蠕动和胆汁排泄,增加吐黄水的风险。
2.精神心理因素: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精神紧张焦虑的人群,胃肠功能容易紊乱,可能出现胆汁反流等情况,进而导致空腹吐黄水。比如一些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群,精神压力大,就容易出现这种症状。
如果经常出现空腹吐黄水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更要密切关注其饮食和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