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温37度左右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常人体体温存在一定波动范围,一般口腔温度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5℃,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3℃0.5℃。体温37度左右处于正常体温范围内或仅轻微超出,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并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异性表现。
1.生理因素:剧烈运动、进食、情绪激动、女性月经前期或妊娠期等情况下,体温可能会出现生理性升高,一般波动幅度较小,去除相关因素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例如,刚进行完跑步等剧烈运动,身体产热增加,体温可能短时间升高至37度左右,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下降。
2.其他疾病:许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体温处于37度左右,如普通感冒、流感、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非感染性疾病。像普通感冒,除了可能有低热症状外,还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肺结核除低热外,还可能有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表现。
3.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体温可能会有一定程度升高。比如在炎热的夏季户外,或在高温车间等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体温可能升至37度左右,转移到凉爽环境后体温会逐渐恢复。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判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聚集性发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接触的冷链食品等。若存在上述流行病学史,同时体温37度左右,需提高警惕。
2.症状表现:除发热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可能出现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但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也有无症状感染者。不同年龄段症状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进展相对较快,严重程度可能更高。
3.实验室检查:核酸检测阳性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此外,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开始出现阳性,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也有助于诊断。
4.影像学检查:发病早期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但影像学表现并非确诊依据,且不同个体影像学表现可能存在差异。
三、应对措施
1.一般处理:无论何种原因导致体温37度左右,都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同时,要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2000ml左右,以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利于散热。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观察病情: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可每隔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记录体温波动情况。同时,关注是否出现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乏力、呼吸困难等。若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或出现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就医检查:如果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流行病学史,或伴有其他可疑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防止交叉感染。医生一般会进行核酸检测、血常规、胸部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治疗药物
1.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也有解热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作用。不同年龄段使用剂量有差异,使用时需注意阅读说明书或遵医嘱。
2.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达到解热目的。同样,不同年龄人群使用剂量不同。
五、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更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若儿童体温37度左右,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先观察孩子精神状态、饮食等情况。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成人药物,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物理降温时,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酒精中毒,可采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若出现精神萎靡、哭闹不止、呼吸急促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体温37度左右时,要更加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病情变化,因为发热可能诱发或加重基础疾病。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发热的耐受性可能较差,若体温持续异常或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在家观察过久。在用药方面,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因为老年人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需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以便医生综合评估。
3.孕妇:孕妇体温37度左右,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因过度紧张影响胎儿。孕期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若怀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周、病情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4.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人群,体温37度左右可能是基础疾病加重或合并其他感染的表现。这些人群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进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因此,一旦出现体温异常,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控制基础疾病,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增强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