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1.定义: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导致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贲门进入胃内,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2.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等。吞咽困难可逐渐加重,开始时进干食困难,继而进半流食也困难;食物反流常于睡眠时发生,反流物为未消化的食物,有时含有黏液和血液;胸骨后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剑突下,可向背部、肩部、颈部放射。

3.病因:目前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神经因素、免疫因素等。

4.诊断:医生一般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食管钡餐造影、食管测压等方法进行诊断。

5.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地西泮等,可缓解症状。

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和内镜下肌切开术。球囊扩张术适用于轻度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肌切开术适用于中、重度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贲门肌层切开术和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除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