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节性过敏的定义与诱因
季节性过敏是机体接触季节性变应原后引发的异常免疫反应,常见变应原包括花粉(如春季的树木花粉、秋季的草花粉等)、真菌孢子等。不同年龄人群因生活环境、免疫系统发育等差异,接触变应原的机会不同,比如儿童户外活动相对较多,接触花粉等变应原的概率可能较高;老年人若有基础疾病且免疫力相对较低,也可能受影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污染环境、频繁接触过敏原相关场所等会增加发病风险。有过敏家族病史的人群,遗传因素使其患病几率比无家族史者高。
二、季节性过敏的症状表现
鼻部症状:常见鼻塞、流涕(多为清水样涕)、喷嚏连连等,儿童可能因鼻部不适出现揉鼻、哭闹等表现,这是因为鼻腔受到过敏原刺激,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
眼部症状:眼痒、流泪、结膜充血等,儿童可能会频繁眨眼,因为眼部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炎症反应。
呼吸道症状:咳嗽、喘息等,若过敏原影响到下呼吸道,会导致气道黏膜炎症、痉挛等。
三、季节性过敏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过敏症状出现的季节、持续时间、相关诱因等情况,了解家族过敏史等。对于儿童,需询问家长孩子的日常接触情况、症状发生规律等。
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在皮肤表面点刺可疑过敏原,观察皮肤反应判断是否过敏;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能辅助诊断。
四、季节性过敏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避免接触过敏原:在花粉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通常是清晨和傍晚);外出时佩戴口罩、防护眼镜等;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关闭门窗减少室外过敏原进入;对于真菌过敏者,要保持室内干燥,定期清洁易滋生真菌的场所。儿童应避免在草地、花丛等过敏原集中区域长时间逗留,家长要做好防护措施。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等,减轻鼻部症状。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冲洗器具,控制好冲洗压力,避免造成损伤。
五、季节性过敏的药物治疗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
抗组胺药物:有口服制剂和外用制剂等,可缓解鼻部、眼部等过敏症状。但儿童使用需谨慎选择合适剂型和剂量的药物,避免选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
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鼻腔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儿童使用要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年龄等。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缓解呼吸道过敏症状有一定作用,使用时同样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等因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避免使用不适合的成人药物。在护理上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安抚,因为过敏症状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和情绪。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正在服用降压药等其他药物的老年人,使用抗过敏药物要咨询医生,避免药物不良反应。要关注老年人使用药物后对身体整体状况的影响,如是否出现嗜睡等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