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在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ADHD主要有三大核心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一、病因
1.遗传因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都表明ADHD具有遗传性。
2.神经递质因素:神经生化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中枢单胺类受体(5-HT去甲肾上腺素)更新较慢,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功能下降,导致多动症儿童出现多动和冲动症状。
3.神经解剖因素:磁共振成像(MRI)发现ADHD儿童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减小,左侧尾状核、额下回、前扣带回体积减小。
4.环境因素: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营养不良、吸烟、饮酒、咖啡等;与幼儿发育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低出生体重、早产、产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5.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因素可能与ADHD发生有关。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中枢兴奋剂: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长效和短效两种剂型。
(2)非中枢兴奋剂:常用的药物是盐酸托莫西汀。
2.心理治疗
(1)行为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行为管理和指导,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新的行为技能和策略,以改善他们的注意力和行为问题。
(2)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从而改善他们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3)心理动力治疗: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和心理需求,从而改善他们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4)家庭治疗: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问题,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沟通技巧,从而改善孩子的问题。
总之,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需要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