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鞘膜本身或睾丸、附睾等部位发生病变时,液体的分泌与吸收失去平衡,形成睾丸鞘膜积液。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先天因素:鞘状突在不同部位闭合不全,均可形成睾丸鞘膜积液,发生在精索部位的称精索鞘膜积液,使睾丸部分的鞘膜腔与腹腔相通则形成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睾丸固有鞘膜两层间积有过多液体,则为睾丸鞘膜积液。
后天因素:炎症、创伤、肿瘤等阴囊和睾丸的病变均可引起睾丸鞘膜积液。
其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腹水等可引起阴囊或精索部位静脉回流不畅,而形成睾丸鞘膜积液。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多数无明显的病因,可能与鞘状突未完全闭合、睾丸和附睾的慢性炎症、局部损伤或精索部位肿瘤等有关。鞘膜积液的主要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一囊性肿块,少量鞘膜积液无不适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积液量较多时,患侧阴囊或腹股沟区有坠胀感、牵拉感或疼痛,若积液巨大,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行走和劳动。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阴囊内或腹股沟区有囊性肿块,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超声检查等明确诊断,并根据积液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较小的睾丸鞘膜积液且无明显症状者,可不进行治疗,可定期复诊,动态观察鞘膜积液的变化情况。
积液量较多、体积较大、张力较高或有明显症状者,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鞘膜翻转术、鞘膜开窗术等。鞘膜翻转术是治疗睾丸鞘膜积液的主要方法,手术效果较好。鞘膜开窗术适用于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对于较小的鞘膜积液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部分患儿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阴囊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阴囊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哭闹,以防加重病情。如果孩子出现阴囊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