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原因
1.胃食管反流病
-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当该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时,如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等情况,胃内酸性内容物就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从而产生灼烧感。例如,肥胖人群由于腹部脂肪堆积,会增加腹内压,更容易引发胃食管反流病导致食道灼烧感;老年人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之一。
-相关因素:饮食方面,过多食用高脂肪、巧克力、咖啡等食物,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诱发反流;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饮酒也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增加食道灼烧感的发生风险。
2.食管炎
-感染性食管炎:如真菌性食管炎,常见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人群,或者是免疫力低下者,真菌在食管内滋生繁殖,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灼烧感。例如,一些患有恶性肿瘤长期接受化疗的患者,由于化疗药物抑制免疫系统,容易并发真菌性食管炎。
-放射性食管炎:多发生在胸部放疗的患者中,放射线会损伤食管黏膜,导致食管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出现食道灼烧感。
-腐蚀性食管炎:多因误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直接损伤食管黏膜,除了有灼烧感外,还可能伴有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3.饮食因素
-过烫食物:过烫的食物会直接烫伤食管黏膜,导致食管黏膜受损,从而产生灼烧感。比如,刚出锅的热汤、热茶等,如果温度过高,进食后就可能出现食道灼烧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食用过烫食物而出现这种情况,儿童由于对温度感知不如成人准确,更易发生因过烫食物导致的食道灼烧感。
-刺激性食物:大量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其中的辣椒素等刺激性成分会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灼烧感。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如经常暴饮暴食、进食过快的人,更容易受到刺激性食物的影响出现食道灼烧感。
4.其他因素
-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正常松弛,导致食物在食管内排空受阻,食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产生灼烧感。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具体发病机制与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有关。
-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食管的蠕动和下括约肌功能,从而引发食道灼烧感。例如,一些面临工作压力较大的成年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容易出现食道灼烧感相关症状。
二、伴随症状及相关疾病判断
1.伴随吞咽困难
-如果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要高度警惕食管癌的可能。食管癌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病情进展,食管管腔逐渐狭窄,导致吞咽困难逐渐加重,同时可能伴有食道灼烧感。例如,50-70岁的男性相对更易患食管癌,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如果是间歇性吞咽困难:除了考虑贲门失弛缓症外,还可能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有关。食管良性狭窄可能是由于食管炎症、外伤等引起,吞咽困难呈间歇性发作,也可伴有食道灼烧感。
2.伴随呕血、黑便
-提示可能存在食管黏膜损伤较严重的情况,如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导致食管黏膜糜烂、出血,或者是食管癌、食管炎等疾病引起的出血。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等,以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例如,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如果出现呕血、黑便,说明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损伤较为严重,可能已经出现了消化道出血。
3.伴随胸骨后疼痛
-除了食管相关疾病外,还需要考虑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绞痛患者的疼痛可放射至胸骨后,类似食道灼烧感伴随的胸骨后疼痛,但心绞痛一般与活动、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可缓解;而心肌梗死的疼痛更为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且休息和药物缓解效果不佳。这就需要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来鉴别,尤其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等。
三、就医建议
1.就诊科室选择
-一般首先就诊于消化内科。消化内科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症状特点等,初步判断食道灼烧感的可能原因,然后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情况,是诊断食管疾病的重要手段;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以了解食管内的酸碱度情况,有助于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如果考虑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可能需要转至心内科进一步检查。
2.检查项目
-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明确是否存在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等病变。对于出现食道灼烧感且有高危因素(如年龄较大、有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的人群,胃镜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食管24小时pH监测:通过在食管内放置pH电极,监测食管内pH值的变化,了解食管反流的程度和规律,对于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有重要价值。
-食管压力测定:可以测定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等指标,有助于诊断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等。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体位调整: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缓解食道灼烧感。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适用,儿童睡觉时也可适当垫高上半身,但要注意安全,避免滑落等情况。
-饮食调整:避免过饱饮食,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咖啡、巧克力等易诱发反流的食物;戒烟限酒。例如,对于肥胖人群,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缓解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食道灼烧感。
2.心理调节
-对于因精神心理因素导致食道灼烧感的人群,要注意调节情绪,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比如,成年人可以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帮助放松身心;儿童可以通过玩耍、做游戏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减少因精神心理因素引发的食道灼烧感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