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1.子宫穿孔:宫腔镜操作时,器械可能超出子宫肌层范围导致穿孔,尤其是子宫存在瘢痕(如剖宫产瘢痕)、子宫畸形等情况时,穿孔风险相对增高,穿孔可能损伤邻近脏器(如膀胱、肠管等)。
2.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子宫血管引起出血,若出血量较多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严重时可能需要输血甚至手术止血。
3.感染:作为侵入性操作,有引发宫腔感染的风险,若术前存在阴道炎等下生殖道感染未有效控制,或手术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均可能导致病原菌侵入引发宫腔感染,出现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表现。
二、术后可能出现的危害
1.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修复过程中,若发生炎症反应等情况,可能导致宫腔粘连,表现为月经减少、闭经,严重时影响生育功能,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等。
2.宫颈损伤:操作不当可能造成宫颈损伤,如宫颈撕裂等,术后可能出现宫颈部位疼痛、出血等情况。
3.术后不适症状: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下腹疼痛、阴道少量出血等,一般短期内可逐渐缓解,但存在个体差异,少数患者不适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三、特殊人群的相关风险
1.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行宫腔镜检查或手术可能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因此非必要情况下妊娠期一般不建议行宫腔镜操作。
2.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可能对心肺功能产生影响,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时,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耐受情况,以防术中出现心肺功能异常。
3.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此类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风险显著增高,可能导致出血不止等严重情况,术前需积极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4.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发生感染、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术后需加强监测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