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常见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日久均可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导致气血两虚。
2.失血过多: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其他慢性失血证皆可造成气血亏虚。
3.肾气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如果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及房劳过度等均可引起肾虚,而肾虚则精少,精亏则血虚。
4.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下利等耗伤阳气阴津;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的主要病机是气血两虚,脏腑经络失养。其治疗方法如下:
1.饮食调养:平时应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营养食物,如红枣、莲子、龙眼肉、核桃、山楂、猪肝、猪血、黄鳝、海参、乌鸡、鸡蛋、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虾仁、红糖等,具有补血活血的作用。
2.中药调养: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党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玫瑰花等天然中药,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效果。
3.运动养生:运动也是调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另外,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4.经络疗法: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