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月经不来咋办

一、妊娠相关情况排查

1.育龄期有性生活史女性:首先要考虑怀孕的可能。可以通过尿妊娠试验或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来明确是否妊娠。若为妊娠,需根据自身意愿及孕期情况进一步处理,如继续妊娠则做好孕期保健,若不打算继续妊娠则需在合适孕周选择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等方式。对于有妊娠计划的女性,孕期要按时进行产检,关注胎儿发育等情况。

二、内分泌紊乱因素

1.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见于育龄女性,常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还可能伴有多毛、肥胖、痤疮等症状。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表现为雄激素升高、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升高等,同时结合超声检查双侧卵巢呈多囊样改变来诊断。治疗上生活方式调整很重要,包括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均衡饮食等。对于有生育需求者可采用药物促排卵治疗,无生育需求者可通过调节月经周期等对症处理。

2.卵巢功能减退:43岁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也会出现月经不来的情况。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可见FSH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适当多摄入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如豆制品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时可考虑激素补充治疗等,但要权衡利弊,注意可能存在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风险。

三、其他疾病因素

1.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影响月经。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月经稀少、闭经等;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也会出现月经紊乱。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TSH、甲状腺素等指标)可明确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可采用抗甲状腺药物等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则需要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进行替代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2.垂体疾病:如垂体泌乳素瘤,可导致血清泌乳素升高,出现月经不来、溢乳等症状。通过垂体磁共振成像(MRI)及泌乳素测定等可诊断。对于垂体泌乳素瘤,可根据肿瘤大小及症状等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如溴隐亭等)或手术治疗等。

四、就医建议

当43岁女性出现月经不来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妇科超声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在就医过程中要如实告知医生月经情况、既往病史、生育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