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部脏器相关疾病
1.肺部疾病
-胸膜炎:胸膜炎是指胸膜的炎症。多种原因可引起,如感染(细菌、病毒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炎症刺激胸膜可导致右侧肋骨下面疼痛,疼痛往往与呼吸有关,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可能加重。例如,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除了胸痛外,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通过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改变。
-肺炎:肺炎是肺部的炎症性疾病。当右侧肺部发生肺炎时,炎症累及胸膜或周围组织,可引起右侧肋骨下面疼痛。细菌性肺炎较为常见,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除了胸痛外,还可能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的性质和量因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片或CT可显示肺部的炎症病灶。
-肺癌:肺癌是肺部的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侵犯胸膜、肋骨等组织时,可导致右侧肋骨下面疼痛。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咳嗽、咯血、消瘦等症状。胸部CT等检查有助于发现肺部的占位性病变。
2.心脏疾病
-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疼痛可放射至右侧胸部,表现为右侧肋骨下面的疼痛,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一般持续3-5分钟,可因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可缓解。对于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的人群更需警惕。通过心电图检查,发作时可发现ST-T改变,发作过后部分患者心电图可恢复正常,必要时可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类似,但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甚至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心电图有特征性和动态性改变,心肌坏死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升高,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冠状动脉阻塞的情况。
二、肝胆系统疾病
1.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多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引起。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右侧肋骨下面,疼痛常突然发作,呈绞痛样,进食油腻食物后可加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腹部查体可发现右上腹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腹部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增大、壁增厚、腔内有结石等表现。
-慢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无急性发作史。症状可不典型,可表现为右侧肋骨下面隐痛、胀痛,可伴有消化不良、厌油腻等症状。腹部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萎缩等改变。
2.胆结石
-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可引起右侧肋骨下面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疼痛可在进食后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当结石移动堵塞胆囊管时,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出现剧烈的绞痛等症状。腹部B超是诊断胆囊结石的常用方法,可发现胆囊内的强回声光团伴声影。
-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可导致右侧肋骨下面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呈隐痛、胀痛或绞痛。部分患者可伴有黄疸、发热等症状。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大小等情况。
三、肌肉骨骼相关疾病
1.肋软骨炎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慢性劳损等有关。表现为右侧肋骨与胸骨相连的肋软骨部位疼痛,局部可有肿胀、压痛,疼痛可因上肢活动、咳嗽等加重。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相对多见。一般通过体格检查即可初步诊断,治疗上可采取对症处理,如局部热敷、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2.肋骨骨折
-有外伤史,如胸部受到撞击、摔倒等。受伤部位可出现右侧肋骨下面疼痛,局部有压痛、肿胀,可伴有呼吸受限,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明显加剧。通过胸部X线或CT检查可明确肋骨骨折的部位、数量等情况。
四、其他原因
1.神经病变
-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如病毒感染、胸椎病变等)受到刺激,可引起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表现为右侧肋骨下面的刺痛、灼痛等,疼痛可沿肋间神经走行方向放射,疼痛程度不一,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可加重。
2.胃肠道疾病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可引起右上腹疼痛,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右侧肋骨下面,疼痛具有周期性、节律性,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可缓解,常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可见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病灶。
-结肠肝曲综合征:结肠肝曲部位的病变可引起右侧腹部包括右侧肋骨下面的不适,可表现为胀痛、隐痛等,可能与结肠肝曲的痉挛、胀气等有关,常伴有消化不良、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