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由于肩峰形态异常、肩峰下组织退变或损伤等原因,导致肩峰下间隙变窄,肩峰下滑囊受到反复挤压、摩擦而引起的炎症反应。

主要病因包括:

1.肩峰形态异常:如肩峰前外侧端的骨刺、钩状肩峰等,可导致肩峰下间隙变窄,肩峰下滑囊受到挤压。

2.肩峰下组织退变:如肩峰下滑囊退变、肩袖退变等,可使肩峰下滑囊的缓冲作用减弱,容易受到损伤。

3.肩峰下损伤:如肩部外伤、过度使用等,可导致肩峰下滑囊、肩袖等组织受损,引起炎症反应。

其主要症状有:

1.肩部疼痛:疼痛为主要症状,常位于肩峰前外侧,可向三角肌止点放射,在上举或外展肩关节时疼痛加重。

2.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可因疼痛而受限,以外展、外旋和上举受限最为明显。

3.夜间疼痛:部分患者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2.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肩峰下减压术、肩袖修补术等。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可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