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
1.解剖结构特点:成人的消化系统在成长过程中虽已相对成熟,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仍可能影响。婴儿时期肠道相对较长,且固定差,而成人若存在先天性的肠道神经节分布异常等情况较少见,但从发育角度看,成人肠绞痛可能与肠道的神经调节、蠕动等功能的个体差异有关。例如,部分成人可能由于肠道神经对蠕动的控制不协调,导致肠道蠕动紊乱,进而引发肠绞痛。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可能相对常见,因为年轻人的肠道神经调节系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有所改善,但也有部分人会持续存在。
2.消化酶分泌因素:成人的消化酶分泌在正常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但如果存在某些疾病导致消化酶分泌异常,也可能引起肠绞痛。比如,胰腺疾病可能影响胰酶的分泌,当胰酶分泌不足时,食物的消化不完全,在肠道内发酵、产气等,刺激肠道引起痉挛性疼痛。这种情况在有胰腺病史或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长期高脂饮食等)的人群中更易发生,长期高脂饮食会加重胰腺的负担,影响消化酶的正常分泌,从而增加肠绞痛的发生风险。
二、饮食因素
1.进食过快或过量:成人如果进食速度过快,会吞咽较多空气,这些空气进入肠道后,可能导致肠道积气,引起肠绞痛。例如,一些工作节奏快的人群,吃饭时狼吞虎咽,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另外,过量进食也会加重肠道的消化负担,使肠道蠕动紊乱,引发肠绞痛。比如一次性摄入大量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肠道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可能导致肠道痉挛,产生疼痛。这种情况在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那些经常应酬、饮食无节制的人。
2.食物过敏或不耐受:部分成人对某些食物存在过敏或不耐受的情况。例如,对乳糖不耐受的成人,饮用牛奶后,乳糖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等肠绞痛症状。还有对麸质过敏的成人,食用含有麸质的食物(如小麦、大麦等)后,会出现肠道炎症反应,导致肠绞痛。这种情况在有明确食物过敏史的人群中容易发生,而且不同个体的过敏食物种类不同,需要通过过敏原检测等手段来明确具体的过敏食物,从而避免摄入。
三、肠道疾病
1.肠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炎,如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等。细菌性肠炎多是由于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细菌在肠道内繁殖,释放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肠道炎症和痉挛,导致肠绞痛。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等。病毒性肠炎常见的如轮状病毒肠炎,多发生在儿童,但成人也可感染,病毒感染肠道后,引起肠道的炎症反应,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这种情况在卫生条件较差、饮食不注意的人群中易发生,尤其是在夏季,食物容易变质,增加了感染肠道细菌或病毒的风险。
2.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成人较为多见。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内脏高敏感性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其中腹痛多表现为肠绞痛的形式,疼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较为常见,疼痛程度不一,常在排气或排便后缓解。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往往会诱发或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这种情况在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如办公室职员、销售人员等。
3.肠道梗阻:无论是机械性肠梗阻还是动力性肠梗阻,都可能引起肠绞痛。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的原因有肠道粘连、肠道肿瘤、肠套叠等。肠道粘连多与既往腹部手术史有关,腹部手术会导致腹腔内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形成粘连,当粘连导致肠道狭窄或梗阻时,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近端肠道扩张、蠕动增强,引起肠绞痛。肠道肿瘤则是由于肿瘤占据肠道空间,导致肠道狭窄,引起梗阻和肠绞痛。动力性肠梗阻多是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如腹部手术、腹膜炎等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这种情况在有腹部手术史、肠道肿瘤家族史或存在腹腔炎症的人群中发生风险较高。
四、其他系统疾病的影响
1.心血管疾病:某些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引起腹部的牵涉痛,被误认为是肠绞痛。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疼痛可放射至腹部,尤其是下腹部,容易被误诊为肠绞痛。这是因为心脏和腹部的神经传导存在一定的交叉,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乳酸等物质刺激神经,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腹部的疼痛感觉。这种情况在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中需要特别警惕,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家族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当出现腹部疼痛且伴有胸闷、心悸等心血管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排除心血管疾病。
2.泌尿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肠绞痛的症状。输尿管结石时,结石刺激输尿管黏膜,引起输尿管痉挛,疼痛可向腹部放射,表现为剧烈的绞痛,同时可能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这种情况在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或存在代谢异常(如高钙血症等)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代谢异常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水过少等也会促进结石的形成。当出现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向腰部或会阴部放射,伴有泌尿系统症状时,应考虑泌尿系统疾病的可能,及时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