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症皮肤病是一种中医病症,西医名为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红斑、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青壮年,春冬季节易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内分泌、精神等因素有关。其症状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寻常型银屑病:为最常见的一型,多急性发病。典型表现为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一的红斑,周围有炎性红晕,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则露出一层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2.脓疱型银屑病:分为泛发型和局限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在红斑上出现群集性浅表的无菌性脓疱,部分可融合成脓湖。全身均可发病。以四肢屈侧和皱褶部位多见,口腔黏膜可同时受累。急性发病或突然加重时常伴有寒战、发热、关节疼痛、全身不适和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全身症状,脓疱干涸后,随即脱皮屑,皮屑脱落后又有新的脓疱出现。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以掌趾脓疱型银屑病多见,在双手掌和足趾部出现对称性红斑,其上出现针头大到栗大小到脓疱:大约1-2周后自行干涸,脱屑后又有新的脓疱出现,反复绵延,病程顽固。
3.红皮病型银屑病:又称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银屑病。多由寻常型银屑病在进行期外用药刺激或治疗不当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初期时原有皮损部位出现潮红,迅速扩大,最后全身皮肤呈弥漫的红色或暗红色,炎症明显;上覆大量麸皮样鳞屑,患者伴有头痛、发热、畏寒等全身不适,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
4.关节病型银屑病:又名银屑病性关节炎,常继发于寻常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症状与银屑病皮损呈平行关系。任何关节均可受累,包括肘膝的大关节,也可以是指(趾)间的小关节,脊柱关节也可发生。病变的关节有红肿、疼痛、严重的关节腔有积液,关节附近皮肤肿胀活动受限,久之关节僵直,严重时X线下可见关节被破坏的情况,血沉快,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类风湿因子常阴性。关节病型银屑病病程慢性,往往经年累月而不易治愈。
血热症皮肤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用药物治疗:原则为角质促成剂和角质松解剂,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类似物、焦油制剂、免疫抑制剂等。
2.系统药物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维A酸类、抗感染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3.物理治疗:可采用紫外线、光化学疗法(PUVA)、宽谱中波紫外线(UVB)疗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疗法、308nm准分子激光疗法等。
4.中医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采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祛风等方法。
血热症皮肤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避免感染:防止链球菌感染,是预防银屑病和脓疱型银屑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2.过敏因素:是银屑病的重要诱发原因之一。由于饮食或服用药物,或接触某种物质而过敏,常可诱发银屑病的发生。患者每次复发后,需仔细回想近来曾服用了什么东西,服用了什么药物,或接触了某种化学物质,从而使皮肤发红、发痒,继而出现银屑病皮损,那么这种物质今后应尽量避免接触。
3.受潮着凉:受风寒侵袭而诱发银屑病的为数较多,由于居住环境潮湿、寒冷,可使本病发生或加重,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大冷大热刺激皮肤,住室保持通风干燥。
4.预防精神因素: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乐观开朗,避免情绪过度紧张与焦虑。
5.避免外伤:银屑病皮疹可发生于受损皮肤,任何轻微的损伤,如晒伤、划伤、擦伤均可导致严重的银屑病发生。
6.饮食注意:一般医生认为银屑病患者应忌鱼虾海味、酒、辛辣食物和牛、羊肉。但也不必忌口太广,这样长期下去既影响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