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有胀气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一、常见原因

(一)饮食因素

1.进食易产气食物:一些食物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发酵会产生大量气体,比如豆类、洋葱、土豆、红薯等。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摄入这类食物,就容易导致肚子胀气、肚子疼。不同年龄人群摄入这类食物的量和反应可能不同,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过量食用更易出现不适;成年人若本身胃肠功能较弱,也容易受影响。

2.进食过快:快速进食会使大量空气随食物一起进入胃肠道,尤其是边吃饭边说话时,空气摄入更多。无论哪个年龄段,进食过快都可能引发肚子胀气、肚子疼,儿童若吃饭速度快,可能因吞入较多空气出现腹部不适。

(二)消化系统疾病

1.胃肠功能紊乱:多种因素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如精神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等。成年人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等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气,出现肚子胀气、肚子疼,且疼痛程度和部位可能不固定;儿童若生活环境改变、学习压力增加等也可能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腹胀、腹痛。

2.消化不良:尤其是老年人胃肠消化功能减退,更容易发生消化不良。进食过多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后,食物不能及时被消化吸收,在胃肠内发酵产气,引起肚子胀气、肚子疼;儿童若饮食不节制,一次性进食过多,也会出现消化不良,导致腹部不适。

3.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年龄增长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产生过多气体,出现肚子胀气、肚子疼。不同年龄人群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不同,老年人肠道菌群本身处于衰退状态,更易失调;儿童使用抗生素不当等也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三)其他因素

1.腹部着凉:寒冷刺激会使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影响胃肠正常蠕动,导致肚子胀气、肚子疼。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因腹部着凉出现这种情况,儿童皮下脂肪薄,更容易受寒冷影响;成年人在寒冷环境中若不注意腹部保暖,也易引发不适。

2.肠梗阻: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会出现明显的肚子胀气、肚子疼,同时还可能伴有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肠梗阻,但原因不同,儿童可能因肠套叠等原因引起,成年人可能因肠道肿瘤、肠粘连等导致。

二、应对建议

(一)非药物干预

1.调整饮食:避免食用易产气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合理安排饮食量和进食速度。儿童应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成年人要注意饮食均衡、定时定量。比如儿童可将豆类等易产气食物的摄入量适当减少,烹饪方式尽量选择蒸煮,减少油炸;成年人可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胃肠蠕动。

2.腹部保暖:根据不同年龄段采取相应保暖措施,儿童可使用肚兜等保护腹部,成年人在寒冷天气要注意增添衣物,尤其是腹部的保暖。比如冬季外出时,儿童和成年人都要给腹部做好保暖,避免着凉。

3.适度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肚子胀气、肚子疼。儿童可进行适合的户外活动,如散步、玩耍等;成年人可选择慢跑、瑜伽等运动方式。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加重不适。

(二)就医情况

如果肚子胀气、肚子疼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呕吐、便血、发热等其他严重症状,无论哪个年龄段都应及时就医。比如儿童出现长时间腹痛、呕吐且精神状态不佳,成年人腹痛剧烈、持续不缓解并伴有发热等,都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胃肠镜等,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