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胃蛋白酶原

一、人胃蛋白酶原的分类

人胃蛋白酶原主要分为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PGⅡ除胃底腺分泌外,胃窦腺、十二指肠上段的Brunner腺和近端小肠也可分泌。

二、人胃蛋白酶原的正常参考值

血清PGⅠ正常参考值约为60~240ng/mL,PGⅡ正常参考值约为0~15ng/mL,PGⅠ/PGⅡ比值正常范围通常在3~5之间,不同检测方法参考值略有差异,需以具体实验室参考值为准。

三、人胃蛋白酶原异常的临床意义

1.PGⅠ水平降低:可能提示胃底腺黏膜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2.PGⅡ水平升高:可见于胃窦黏膜萎缩、Hp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PGⅠ/PGⅡ比值降低时对萎缩性胃炎、胃癌筛查有提示作用,比值明显降低需警惕胃部恶性病变。

3.PGⅠ和PGⅡ均升高:可能与胃黏膜病变处于活动期相关。

四、影响人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因素

1.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可影响胃黏膜状态,进而影响人胃蛋白酶原水平。

2.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逐渐出现生理性萎缩,可能导致PGⅠ水平呈下降趋势。

3.病史:有胃部基础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或Hp感染病史的人群,人胃蛋白酶原水平更易异常,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炎症反应,改变胃蛋白酶原分泌状态。

特殊人群提示:老年人因胃黏膜生理性退变,需重视胃蛋白酶原监测;有胃部疾病史者应定期检测以早期发现胃黏膜病变;吸烟酗酒者需尽量戒除不良习惯,维持胃黏膜健康,降低胃蛋白酶原异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