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疼的常见原因及对应药物选择原则
牙疼的原因有多种,如龋齿、牙髓炎、牙龈炎等。不同原因引起的牙疼,药物选择不同,但药物只是辅助缓解症状,最终还需针对病因治疗。
(一)龋齿引发的牙疼
若龋齿较浅,一般无需口服药物,主要是口腔科进行补牙治疗。若龋齿引起轻度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消炎止痛类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疼痛,但对于儿童,要谨慎使用,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二)牙髓炎引发的牙疼
牙髓炎导致的剧烈疼痛,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一般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在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它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来产生解热镇痛作用,同样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三)牙龈炎引发的牙疼
牙龈炎多由菌斑、牙石等刺激引起,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辅助治疗,如阿莫西林,但青霉素过敏者禁用,使用前需进行青霉素皮试。同时要配合口腔局部的清洁处理,如洗牙等。对于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使用阿莫西林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受益大于风险时才可使用。
二、非药物缓解牙疼的方法及重要性
(一)冷敷
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牙疼部位的脸颊外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几次。低温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和疼痛,对于牙龈炎、轻度牙髓炎等引起的牙疼有一定缓解作用。比如对于因食用过冷过热食物刺激牙龈导致的轻微牙疼,冷敷能快速缓解不适。但儿童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袋应用毛巾包裹后再敷。
(二)保持口腔清洁
饭后及时刷牙或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食物残渣在口腔内发酵,加重牙疼。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专用牙膏,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如果是佩戴假牙的人群,饭后要及时取下假牙清洁,保持假牙的清洁卫生,避免因假牙清洁不当引发牙疼。
三、不同人群牙疼用药及护理注意事项
(一)儿童牙疼
儿童牙疼时,首先应尽量避免使用成人的止痛药物,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如果是乳牙龋齿引发的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督促儿童刷牙,饮食上要减少甜食和碳酸饮料的摄入,预防龋齿的进一步发展。例如,3岁以下儿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时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用药。
(二)孕妇牙疼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牙疼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一般不推荐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随意治疗,若牙疼是由于牙龈炎等引起,可通过口腔局部的清洁处理来缓解,如用生理盐水漱口等物理方法。如果必须用药,要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某些安全性较高的青霉素类药物,但使用前要详细告知医生孕期情况。同时,孕妇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如橙子、猕猴桃等,以增强牙龈的抵抗力。
(三)老年人牙疼
老年人牙疼可能与多种口腔疾病相关,如牙周炎、根分叉病变等。在用药方面,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例如,老年人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时,要注意与治疗基础疾病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加重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的口腔修复能力较差,对于因牙齿缺失等导致的牙疼,要及时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改善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