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有什么样的症状

局部症状

肿大淋巴结的大小与形态:淋巴结肿大时,可通过触摸感知其大小,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能如核桃甚至更大。形态上可能呈圆形、椭圆形等。例如,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有时可为散在的、活动度较好的小淋巴结;而某些恶性肿瘤转移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可能相互融合、固定。不同年龄人群淋巴结大小判断标准不同,儿童的淋巴结相对成人更易触及,正常儿童的颈部淋巴结一般直径多在0.2-0.5厘米左右,若超过1厘米则需警惕异常。

局部疼痛或压痛:部分淋巴结肿大伴有疼痛或压痛。比如急性淋巴结炎,常因细菌感染导致,肿大的淋巴结处有明显压痛,患者能感觉到局部疼痛,尤其在按压时疼痛加剧。不同性别在疼痛感知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对于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需要通过其哭闹、对局部触摸的躲避等行为来判断是否有压痛。生活方式方面,若近期有过度劳累等情况,可能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感染相关的伴有疼痛的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

发热:当淋巴结肿大是由感染因素引起时,常伴有发热症状。例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会出现发热表现。发热程度可轻可重,低热可能体温在37.3-38℃,高热则可达39℃以上。不同年龄人群发热特点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性别与发热关系不大,但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伴发热时,病情可能进展更迅速,需要更积极处理。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会影响免疫力,增加感染后发热的风险。

乏力:无论是感染性还是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等导致的淋巴结肿大,患者常感觉全身乏力。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时,由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会出现乏力;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也会因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全身乏力。儿童若出现乏力,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不愿玩耍等;对于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伴随其他器官系统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如果淋巴结肿大是由肺部感染相关的病原体累及淋巴结引起,可能伴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等。例如肺结核累及纵隔淋巴结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嗽可持续较长时间,还可能伴有咳痰,痰中可能带血等。不同年龄人群呼吸系统表现不同,儿童患肺结核时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只是轻微咳嗽或伴有喘息等;老年人患肺部感染伴淋巴结肿大时,咳嗽咳痰可能较为无力,排痰困难等。

消化系统症状:某些腹腔内器官的病变导致淋巴结肿大时,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比如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因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腹痛部位多在脐周,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不同年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表现有差异,较小的儿童可能仅表现为哭闹、拒食等,而较大儿童能明确表述腹痛位置等。对于患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胃溃疡患者出现腹腔淋巴结肿大时,可能会使原有消化系统症状加重,腹痛等表现更明显。

血液系统症状:若淋巴结肿大是血液系统疾病所致,如淋巴瘤,可能伴有贫血、出血等症状。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出血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不同年龄血液系统疾病的表现不同,儿童淋巴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贫血等症状可能进展较快;老年人患淋巴瘤时,可能同时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贫血等症状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