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疫苗有打的必要吗

一、宫颈疫苗的定义与分类

宫颈疫苗即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预防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等疾病的发生风险。目前主要有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二价疫苗主要针对HPV16和18型;四价疫苗在二价基础上增加了6型和11型(可预防尖锐湿疣);九价疫苗则在四价基础上进一步覆盖了31、33、45、52、58型。

二、接种宫颈疫苗的必要性

(一)预防宫颈癌等疾病

1.宫颈癌的高发性: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其中HPV16和18型是最常见的高危型别,约70%的宫颈癌由这两型引起。接种二价、四价、九价疫苗都能对相应高危型别起到预防作用,大大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例如,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接种HPV疫苗后,人群中相关高危型HPV感染率显著下降,进而使宫颈癌的发生率降低。

2.其他相关疾病的预防:四价疫苗覆盖的6型和11型HPV可引起约90%的尖锐湿疣,接种四价疫苗能有效预防尖锐湿疣的发生;九价疫苗进一步扩展了对其他高危型别HPV的预防,能更全面降低由HPV感染导致的相关疾病风险。

(二)适合接种的人群范围较广

1.不同年龄阶段

-青少年阶段:对于9-14岁的青少年,此时尚未有性生活接触,接种HPV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较好,能更好地发挥预防作用。

-成年阶段:成年女性即使有过性生活,仍可接种HPV疫苗,只是接种前不需要常规进行HPV筛查,不过对于已经感染过某些型别HPV的女性,接种疫苗仍可对未感染的型别起到预防作用。

2.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无论生活方式是开放还是相对保守,只要未感染相关高危型HPV,都适合接种宫颈疫苗。对于有多个性伴侣或性生活活跃的女性,接种HPV疫苗能为其提供额外的保护屏障,降低因HPV感染而患病的风险。

三、特殊人群接种宫颈疫苗的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不建议接种HPV疫苗,因为目前缺乏孕妇接种HPV疫苗的足够安全性数据。如果在接种疫苗期间发现怀孕,应暂停接种,待分娩后再继续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

(二)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HPV疫苗,目前没有证据表明HPV疫苗会对哺乳期婴儿产生不良影响。但接种后需密切观察自身及婴儿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三)对疫苗成分过敏者

对HPV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绝对不能接种。在接种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包括食物、药物等方面的过敏情况。

四、接种宫颈疫苗的流程与相关事项

(一)接种流程

一般需要接种3剂次。二价疫苗通常是0、1、6个月各接种1剂;四价和九价疫苗也是0、2、6个月各接种1剂。接种时需前往正规的预防接种机构或医疗机构,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接种操作。

(二)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局部反应:接种后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的疼痛、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一般为轻度且可自行缓解,通常在几天内消失。在此期间应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2.全身反应: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为一过性,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3.后续监测:接种后仍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因为目前的HPV疫苗不能预防所有高危型HPV感染,即使接种了疫苗,也不能完全替代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