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生理现象
新生儿唾液腺开始发育,但吞咽功能尚不完善,唾液不能及时咽下时就会出现吐泡泡的情况,尤其在出生后3-4个月时较为常见,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咳嗽、吃奶差等。
口腔炎症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除了吐泡泡外,口腔黏膜上会有白色乳凝块样物,不易擦去,强行擦拭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能会有溢血。多发生在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新生儿身上。
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患儿口腔黏膜会出现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明显,可表现为拒食、流涎、吐泡泡等,同时可能伴有发热。
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除吐泡泡外,可能伴有鼻塞、流涕、轻微咳嗽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增快等表现。
肺炎:新生儿肺炎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除了吐泡泡外,还可能有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次/分)、口周发绀、吃奶差、精神萎靡等表现。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呼吸功能受限,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吐泡泡现象。
如果发现新生儿老是吐泡泡,家长要密切观察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咳嗽、精神状态差、吃奶情况等。如果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学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加强新生儿的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注意保暖,避免交叉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