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新冠病毒存活时间的影响
不同材质表面: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新冠病毒能存活较长时间,最长可达2-3天。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20℃左右的环境下,新冠病毒在塑料表面可存活约48小时,在不锈钢表面存活时间也与之相近。而在纸张表面,存活时间相对较短,大约1-2天。
温度和湿度:温度方面,一般来说,较低温度环境下病毒存活时间相对较长,较高温度下存活时间会缩短。在56℃环境中,新冠病毒存活时间较短,约30分钟就会失去活性;在4℃环境下,能存活数天。湿度方面,相对湿度在40%-60%时,病毒存活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当湿度较高时,比如相对湿度超过80%,病毒存活时间会受到一定影响而缩短。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的防护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更易受病毒侵袭。由于儿童可能会有更多的手部接触口鼻等行为,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持儿童常接触的物品表面清洁,如玩具、学习用品等。同时,在环境中要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室内积聚的时间,因为儿童在室内活动时间相对较长。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较低。在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清洁手部,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在外出时尽量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活动,减少在人员密集且空气不流通场所的停留时间,因为老年人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一旦感染病毒,发展为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这类人群要更加严格地做好防护,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清洁,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如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家居表面进行擦拭等,同时要尽量减少与外界可能携带病毒人群的接触。